清末书法家都有谁?

缪承煜缪承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末民初,书法大家辈出如林—— 康有为、梁启超、沈曾植、吴昌硕(此公以画名重一时)、赵之谦、何绍基、于右任等。 这些人里,真正达到“宗师”水准的只有二位:康有为与吴昌硕。 从艺术成就上看,二者是旗鼓相当的对手,各擅胜场。 不过,由于政治倾向及所处时代的关系,二人的境遇却大不相同—— 一方面,人们谈到康有为时往往把他与他的“公车上书”“百日维新”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当人们在谈论吴昌硕时大多会提到他那显赫的门庭——“吴门四杰”(诸乐三、诸家驹、诸乐民、诸涵)。

那么,康吴二人究竟是谁的影响更大呢? 我认为,在当代影响上康的影响无疑大于吴。但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吴的影响则大大超过了康。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当代人们对书法的认识和评价多从政治角度入手,而忽略其本身的艺术成就。所以康在当代的影响就远远不及吴了。 但假如我们撇开其他因素,而从纯粹的书法角度来看的话,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答案其实是很明显的。 在当代众多的书法家当中,能称得上“大师”级别的又有多少人呢? 而这些所谓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书风又与哪一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很显然,在当代众多的大师们心目中,“北有梁雪来南有吴昌硕”是难以超越的事实。 所以我说,吴昌硕是中国近代以来最重要的书法大家之一(另一个当然就是康有为)!

优质答主

袁嘉谷,(1842-1906)江苏泰兴人,清末文学家、书法家。 袁家是当地有名的富庶之家,他的父亲有很深厚的学问和不错的文采,对文学很有研究,经常写诗作文。 他从小喜欢读书习字,5岁就能作诗,7岁开始学写八股文章。袁家在当地文化气氛很好,他的叔叔袁昶是近代著名学者、诗人。

16岁的时候,他到上海去应考进士,因“主司误录”导致其“连中三元”(殿试状元及第),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状元。后来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等职,并曾参与过《清史》的编撰。

作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对篆书、隶书和行书都非常擅长,尤其是自己的行草书写得非常好,受到很多后人的学习。代表作有《题临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