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波罗蜜多心经?
1964年,香港启明书报社出版了香港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赵元礼先生编写的《标准草书》六卷本,其中第三卷即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草书书写范本,深受世人喜爱与推崇!
2003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书法专家苏适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名帖集成》系列丛书共四百册(第一辑),其中包括了赵元礼先生的《标准草书》各部之全部原稿,可谓大功德一件啊! 现摘录其中的两段文字以飨大家: “一、此书编者为赵元隶先生,字伯庸,号铁庵,又号铁民,室名寒碧庄等,河北深县人。民国时人,精于碑版考证和书法,有《汉隶辨异》等著作多种行世。曾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草书中卷第三部分就是《般若多波蜜多心经》的草体写法,是研究赵氏“标统”的重要一部资料。二、赵元隶先生的《标准草书》一书是在他早年所编纂《草书通训》的基础上完成的。当时他曾经对古代的各种“草法”进行了整理比较。在完成了《草书通训》之后,他又继续收集有关资料并加以归纳分类,重新修订编纂而成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准草书》,前后历时三十余年方得完成。因此可以说其著述严谨、资料翔实。此书的问世不但为后世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草书学习范本,而且也对后来者进行草书编纂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部集历代草书成就之大成的著作来说,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书法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一本关于中国书法发展史的书。例如作者在第二部分的《点画偏旁例说》中就对汉碑、章草、八分、草书、隶书以及今草中的各种典型笔画的演变过程及特点作了详细的论述分析并且附上了相应的例字;在《笔法源流举例》里则将秦隶、汉隶、章草、草书、今草等各种书体的用笔方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总结;而在后两部的《部首篇》、《合体篇》中更是将历代名家们常用的偏旁部首都一一罗列出来供读者参考。这些内容都是其他同类作品中所没有的,所以这本书也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摘自《中国历代名帖集成·〈标准草书〉全编》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