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能表现什么意境?

伍沛菡伍沛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墨白 兄已经就“抒情”谈了许多,我补充一下关于“写意”的讨论吧(虽然这跟传统审美理论中所说的抽象与具象、写意与工笔是截然相反的概念)——在现代美术史上,对于绘画的本质属性有所谓意象论或形式论之争,即“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孰轻孰重的争论;在传统美学中也有类似的问题,例如司空图提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文艺作品的传统特征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不是西方那种“言足以达意”的创作观。所以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中,艺术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更是一种审美的活动——“玩味”才是欣赏艺术的真正目的而非接受艺术家传达给读者的情感信息。

从书法的欣赏方面而言也是如此,书法家并不是通过一笔一画向读者传达某种特定的情绪或者主题思想,而是通过字的结构布局以及用笔用墨的方式去传达一种审美意向。因此,我们通常说的“意境”也多是“审美意境”而非“感情意境”。正如 @墨白 兄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其本质更接近于道而非器。书法中的字只是表达审美的符号(类似数学中的方程式一般,可以随意变换以求得不同的审美效果),字所蕴含的具体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如何通过这些符号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倾向。如果单从一个字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则该字的字形、笔法、结构都是重要的审美因素,但如果要上升到整体意境的表达层面,那么就要看作者是怎么安排整幅作品的章法布局了,也就是对空间的分割重组方式,这一点非常像中国画的特点。

由于题主并没有具体提到他想要表达的意境是什么,所以我举一些历史上不同书家的不同书写风格来简单说明一下吧~ 首先说一下米芾。米芾的字在技法上其实是很成型的,他的行书《蜀素帖》可以说是成熟期的代表作了。不过他之所以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如此之高,并非是因为其用笔的技巧有多么的高超,而在于他在作品中传达出来的“闲适”的审美情趣。米芾自称为“刷字”,可见他的作品追求的是一种快捷明快的线条美感,这种审美趣味是与他本人“放旷不羁”的性格相一致的。

其次,再来说一说苏东坡。苏子的书法创作数量虽少却精,代表作主要有黄州时期的《赤壁赋》和惠州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苏子书法的独到之处就是善用枯笔,枯而不干,浓淡相间。这是他对传统书法的一种突破。

最后,再来介绍一位古代书家——董其昌。明初以来,楷书的主流字体一直是魏碑,董老伯的出现使小楷这种传统的书体又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发扬光大。他的《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等都是小楷的代表作。他的小楷风格与其行书类似,都是以细瘦的线条为主,加上方折的结体,给人一种秀挺之感。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创的“偃笔”之法被后人广泛使用并流传至今。

优质答主

泻药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就是我在学校里练字的时候老师会说啊你的字写得真好真好看呀!然后夸我写得好的同时就会给我一个白眼暗示(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是啥字哦)。所以当时我是非常反感这样子的表扬的。。。直到后来我遇到同样喜欢写字的人,他看到了我的字也会跟我说哇!你这个字写得好好看喔~我就很高兴很开心啦…

总之吧,还是看人啦有的人就喜欢这种谦虚的样子…而我喜欢的是别人称赞我了但是我还继续低调谦逊的样子~不过呢有些人他就很真诚很实诚很可爱,他看到好看的字他就会说这个字写得好棒好有灵气好漂亮!哈哈哈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我想要看到的夸赞了嘻嘻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