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分老新品吗?
我们常听说的“新种”、“老种”,是地质学上的术语,与翡翠的“种”无关。 我们在鉴定翡翠时,会根据结构、透明度等特征将它归为“老种”或“新种”。 老种的结构细腻均匀,新种的结构疏松多孔。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全新采出的翡翠都属于“新种”,或是开采多年的翡翠一定都是“老种”。 影响翡翠“种”的因素有很多,有原生因素也有后天因素。 所以,即便同样是在缅甸密支那矿区开采的翡翠,品种也可能有高有低。
除了原生因素,后天因素影响最大的就要数加工了,尤其是打磨和抛光。 如果商家想让一款翡翠看起来更“老”些,那在打磨与抛光的时候,就可以尽量选用更加细一点的砂纸,或者硬度更高的磨头,把翡翠的表面磨亮磨光滑一点,让它的表面观感更好。这样,一款新采出的翡翠,也能被磨成老种的样子。 而如果商家想让自己店中的“老种”翡翠数量增加,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新采出的翡翠先做成半成品,再把它浸入到化学溶液中,让它重新染色。经过这样的处理,即使是相同材质的东西,也可以被改口成为“老种”了。 不过,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都是天然形成的,并没有做过人工处理的“新种”翡翠。所以,只要仔细识别,还是可以发现它们和新种的区别的——
①老种颜色均匀,新种色差大;
②老种光泽强,新种光泽弱;
③老种透明度高,新种透明度差且不均一;
④老种结构细致均一,新种结构疏松多孔;
⑤老种表面光洁,新种表面粗糙且有多重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