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用什么光鉴定?
用紫外荧光灯(或紫外线,简称UV)照射来鉴定颜色是业内普遍认可的鉴定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鉴别染色和注胶的假翡翠。 什么是染色? 所谓染色就是原有的绿翡翠经过化学处理,加入氧化铁等染料溶液,使其呈鲜艳的绿色。这种绿色不是自然形成的,时间久就会褪色变暗。 用紫外线照射时,天然的翡翠呈现亮蓝色或淡蓝色;而染色的翡翠则发出明亮的翠绿色、橙黄色或浅红色,且颜色分布不均匀,有时会有断断续续的痕迹。 对没有经验的人来讲,直接用肉眼去观察判断会很困难,因此常会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比如放大镜、高倍显微镜甚至红外光谱仪等进行分析。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绿色翡翠经紫外线照射后都会发红。例如,当翡翠中有铬元素存在时,即使被染色,其表面也会表现出亮绿色的荧光反应,这时只要仔细观察便可以发现。 有些商家在出售的翡翠上涂一层透明的漆,这层透明漆就相当于镜子,能反射出物体的影像。当然,这层“玻璃”并不是真的能够透过红外线以及紫外线!所以,通过检测仪器来鉴定是否注胶或者染色,这个方法并不可行!
现在市面上出现很多的玻璃仿翡翠、石英仿翡翠等,给翡翠的鉴定增加了诸多困难。但是不管怎么仿,都不可能仿的和翡翠的内部化学元素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常常利用特殊光线进行翡翠鉴定。
1、在长波紫外灯下照射,绝大多数的天然翡翠不发光或呈灰色、绿色、黄绿色荧光,也有的呈弱浅蓝紫色荧光,弱浅蓝色荧光在黑色背景下观察呈现亮蓝色荧光。劣质B货翡翠通常呈强浅蓝紫色荧光,绿色荧光则少见,黄绿色荧光极罕见。
2、在滤色镜(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绿色翡翠在滤色镜下呈粉红色,紫色、白色、黄色翡翠透过滤色镜呈暗红色或灰暗色。染色翡翠观察特征和翡翠相似。
3、在偏光镜下观察,天然A货翡翠在偏光镜下为全息或半全息,部分可见双折射现象。一般翡翠B货、玻璃仿翡翠在偏光镜下为均质性。
4、在分光镜下观察,天然翡翠的吸收谱线一般在525nm~530nm均有吸收,部分翡翠在680nm~690nm之间有吸收,还有部分翡翠在437nm处有吸收。劣质翡翠B货在分光镜下可见较紊乱的吸收谱线或有437nm的吸收线和525~530nm的吸收带。
利用光的偏振、吸收、或发射等性质进行分析测试的仪器。根据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光学仪器通常包括偏光显微镜、分光镜、滤色镜、紫外灯等。根据光谱的分布、形状和波谱位置等光谱特征可区分出各种不同的物质,因而成为宝石鉴定中的重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