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是什么种?
说一个跟种有关的错误概念,很多刚入坑的小白都会误解。 很多人会把“种”理解为“玉石的质地”或“结构”。但实际上,“种”指的是玉石的结构形态学特征(即结晶学特征)。换句话说就是,同一种矿物,因为结构不同,可以具备不同的种。而质地则属于工艺学的范畴。 所以一块原料,可能具有多种“种”,只要结构的排列方式一样,不管其颗粒大小、分布状况如何,都属于同一种。
比如: 这是老坑玻璃种 这是冰种 这是糯种 这个理解上的误区可能源于对“种”字的理解,大多数人应该会认为“种”就是“石头”之意。所以看到“种”字,下意识就会联想到石材,继而把结构与质地混为一谈。实际上,“种”是古书对“形态学特征”的简称,现代字典里一般也收录了“种”字的这个含义——表示“物体的面貌”。
所以有“石种”这种说法,但没有“玉种”。这是因为,玉石的主要成份是矿物质,而石头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硅酸盐。虽然两者都可以用“种”来表示,但“玉石”这种材料跟“石头”在物理性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1】…… 也就是说,同一块原料,由于切工的不同,可以做成不同“式样”的首饰,而“式样”取决于结构,而不一定取决于质地。
举个栗子: 这是老坑玻璃种【2】 这是冰种 这是糯种 因为结构不同,所以尽管材质相同,却具有不同的“式样”——这“式样”在玉石加工中叫做“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