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分哪几种品种?
从最通俗的方面解释,种就是水的质量,是天然形成的,不可能有巨大的差异。但色是不一样的,有的由绿色构成,有的是蓝色、黄色乃至红色等等,这是后天形成的,会有较大的差距。 种加色的配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五彩缤纷的宝玉石世界。在种的基础上加上颜色,我们就可以把宝石的世界形象地分为六大种类了。
1.单色玉:指组成矿物的色素单一的颜色,如白玉(新疆和田玉)、青白玉(新疆且末县和田玉)、墨晶(贵州毕节地区黔西县城关镇)等。
2.多色玉:是指形成玉石的矿物中有两种甚至多种的颜色,由于各种颜色的透明度以及存在状态不同,最终形成的玉石具有二色以上或深或浅的色彩,最为常见的是绿色玉和黄色玉两类。其中,绿色玉有:阳绿、黄绿、嫩绿、淡绿等等;黄色玉有:橙黄、金黄、棕黄、杏黄等等。
3.彩玉:是指含有氧化铁等多种金属氧化物而形成多彩色的玉石。因为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所以颜色非常娇艳而且光泽艳丽。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疆的“玛纳斯碧玉”,它呈褐绿色,颜色鲜艳,光洁明亮,质地纯净,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4.泡油花:是一种特殊的彩色玉石,它与彩玉的区别在于其内部的晶体结构被溶解,使得内部呈现出泡沫状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与成分的比例有关,比如含有钙较多的岩石更容易形成泡沫状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宝石是否含有气泡来分辨它是属于哪种种类的宝石,比如常见的“贵州玉”就是具有很多气泡的泡油花。
5.翡翠:是一种硬度较高(6.5~7),密度较大(3.30g/cm³左右),折光率较高(1.66~1.68)的中低档宝石。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翡翠大多为天然形成的,但也有少数为人工染色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它的颜色分布状况,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
6.人造玉:现在的人造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玻璃纤维为原料加工而成,另一类则是以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虽然它们都有人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区别。 以纤维为主的人造玉的密度一般小于3.00 g/cm^3、折射率小于1.50,肉眼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上面的纹路是纵横交错的网纹或者条纹,部分纹理还有交织的迹象。 而以塑料为主的人造玉的密度一般在1.40 g/cm^3以下,折射率在1.48左右,用放大镜仔细查看的话,可以看见上面的纹路比较模糊,没有规则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