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时候会变?
1、“变”是指什么? 指天然翡翠在形成过程中,随着化学反应而发生的颜色变化;或者是天然翡翠在后期由于外界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变色现象。 注:人工处理翡翠(B货)或者人工染色的翡翠(C货)通过化学方式改变了内部的结构和颜色,这种改变并不是自然的变化过程所以不包含在这个问题的讨论范围内。
2、有自然变化的例子吗? 有的!例如之前答主提到的翡色翡翠经紫外线照射后变为淡绿色。这是由于紫外线能够穿透皮肤到达真皮层,而真皮层的细胞对于紫外线是有反应的,当受到刺激后,会加速体内色素合成的进程,从而导致颜色的加深。除了紫外线以外,手机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也会引起类似的反应。
3、有哪些颜色可能会变化? 我整理了两种可能发生变化的颜色——蓝色和绿色,分别列举了有可能发生变色的原因。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多数情况是这两种颜色中的一种,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不同个体对于同一种外在刺激的敏感性会有差异,有的人对于光敏感,有的人相对不敏感。同样的光照条件下有人变了有人没变也不能完全说是错了。
在翡翠众多的“克星”中,温度并不是多厉害的角色,正常环境下,翡翠一般不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但是俗话说,过犹不及,当温度达到400℃,翡翠就有可能发生物理变化了。当温度超过1000℃时,翡翠完全不能承受,结晶体大部分都已经融化。如果继续加热,直到翡翠出现气化现象,那么,一缕青烟过后你将什么都捉不住了。对于佩带在身上的翡翠首饰,我们不必如此担心,一般情况下,温度都属于正常变化,不会达到那么高的热量。只是在给玉件染色时,需要高温加压的环境,温度一般控制在400——800℃之间,经过这样处理出来的染色翡翠,其内部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的破坏,这也就是染色翡翠的鉴定特征之一。
虽然在温度方面对翡翠的摧残,只是在很特殊的状态下发生。而在空气中水的作用下,翡翠的风化则是普遍发生的自然现象。当然,质量上乘的翡翠水分子,进入翡翠的几率很低,因此,风化程度极其缓慢或几乎不风化。而一些质量差的翡翠,比如含水量高、胶质性差的品种,风化的进程比较快。风化后的翡翠,质地变软,透明度大幅下降,颜色发乌,价值也会降低,甚至成为低档品种。如果翡翠首饰发生了风化现象,建议拿到专业的鉴定机构去鉴定,如果是旧货,还是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但是新货发生了风化,一定要进行赔偿。
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也会使翡翠首饰产生一定的变化,主要在翡翠的橘皮效应和翠性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很缓慢,一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翡翠的真品长期放在银行或保险柜等较封闭、恒温的环境中,这块翡翠的这些特征就会较同批翡翠显得细弱或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