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代玉几?

冉素琴冉素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汉“玉几”1968年出土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今扬州市邗江区)杨庙乡张桥村,目前藏于扬州博物馆。 这是一件极为罕见的汉代玉器珍品。所谓「几」,原指家具,但此处代指一种礼仪规定——皇帝举行朝会时坐的椅子。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朝时天子在举行朝会时,要「设黄罗屏风,外为遥栏,立两陛,各依其制,以放座驾」,这种设置「黄罗屏风」「立两陛」是为了防止「越席(座位)」——这其实就是现代会议桌和主席台的起源。

这件「玉几」长49.5厘米、宽45.5厘米、高32厘米,呈矮凳状,由底座和盖板两部分组成;整器通体光素,仅四角及边缘琢出阴线纹,显得简洁明快;按汉制一尺约等于今天30cm,这座「玉几」高度相当于今天的70cm左右,考虑到当时人均身高较之今天显然要高很多,所以这应该是一件符合汉代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家具。 有意思的是,这件「玉几」虽然形制如板凳,但却无榫卯结构,底部四面中间分别都有一个圆孔,推测应该是用绳缀连固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