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中国古代就有吗?
我曾在一本民国时期的古书上面见过这样的记载,不过没有图片。 “凡首饰,古代以簪为最高(此指礼节上的高,不是价值高低的意思),今之首饰则以戒指最贵重矣。” 这是一本讲服饰礼仪的书,据说作者是中国近代服装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郑裕玲女士(曾编著《中华传统服饰文化》一书),出版于1945年。书中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并配有许多插图。这些插图都是艺术家们根据作者的描述所创作的画,应该说是相当准确的。从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关于“戒指”最早的直接证据。 在书的第87页至88页中,作者介绍了古人行礼时所佩戴的“簪”,并说“以上诸饰,惟笄、簪二物,古今皆以为女子首饰之一”。
接着在第206页至207页中,又详细阐述了古代的“簪”是什么样的,并且特别提到了“簪”在古代有多种用途: 因为“簪”可以用来连接衣物,所以它除了装饰功能之外,还有实际用处—因为古人是束发的,所以可以将“簪”插入发髻中固定头发。 最后在第336页,作者还详细列举了古人各种不同的发式以及所适合的首饰,其中就包括“半裸妆,披发,只戴戒指不用簪……”等等。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明代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现在的戒指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