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字画在日本值钱吗?
作为亚洲文化圈的日本,对东方艺术是持高度尊重的。特别是对中国艺术、包括书法与绘画更是青睐有加。但谈到价值评判却与中国做法大相径庭。 中国的价值评判讲究“盖世无双”、“天下第一”,所以王羲之以其《兰亭序》换白鹅而传为美谈,苏东坡拿自己的画换张怀素的草书,虽然后者比前者名气更大一些,但也足见二人在书画上的造诣受市场追捧的程度。
日本的评价体制则是以群体为主,所谓“某家第几号”;或者是在该流派中排前几名的位置,比如“日本书道协会”评选年度优秀作品时就是分“神笔”、“妙笔”、“佳笔”等几个级别来评定。在这个体系里,唯一可以与之对应的恐怕也就是“天下第一”的说法了。
另外由于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大力推行“文明开化”的国策,使得很多原本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在日本都变成了具有“日本味道”的文化现象。其中当然也包括书法与绘画。因此许多日本人都会写一点字、画点水墨画。那些所谓的现代派美术作品尽管看起来十分前卫,但却与中国当代的艺术氛围极为相似,以至于看久了之后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回归传统的感觉。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番有趣景象——在中国备受追捧的大师名作,到了日本反而无人问津;而在日本受到热捧的通俗作品,在中国却被视为“贱籍”。真可谓颠倒乾坤,洞彻阴阳! 说到这里,似乎已经将问题解答完毕了。但实际上我还有一个疑问没有解开,那就是这些被奉若神明的中国书法家们,究竟给他们支付报酬的人是谁呢?是他们自己吗?还是其他从事艺术品交易的投机者?如果是前者的话,那就好解释了。但我更相信后者才是真相,因为只有这些交易者支付高额的费用(在日本购买中国书法作品的成本要比买油画贵得多),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书法作品能在日本卖出如此令人咋舌的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