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公冶浩文公冶浩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银元的购买力如何,得看其发行的年代及所处的经济环境。 若是在清朝末年,银元(银币)的购买力是相当强的。 以袁世凯1914年发行的洪宪纪念币为例,当时一个银元大概可以买20斤大米、35斤面粉或40斤猪肉…… 若是拿来与宋朝的“交子”相比,一美元大约兑换7.8元人民币的“交子”,则1元袁大头相当于现在的6.9元人民币——这几乎翻了一倍(不考虑通货膨胀)。(注:本计算只考虑了粮食、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并未将租房等算在内) 但若是拿1914年的银元与1953年的银元相比,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极度困难,为了稳定物价、实现经济恢复,1953年底央行实行了“银本位制”(即纸币的价值由白银决定并保证)。此时为了扩大再生产,国家开始发行钞票,而钞票的面值取决于所需的白银数量。因此这时候的银元实际上已经不具备货币属性了,它只是作为金属币的一种形式存在,价值完全由国家的信用和供需关系来决定。 那么在这种制度下,一枚银元所能换取的物质财富实际上是没有变化的。但这时人们的收入提高了(工资涨了),且物价也上去了,所以用一枚银元能买到的东西比以前少了——但这仅仅是金钱(购买力)下降了,并不表明社会的商品产量增加了。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物资供应逐渐丰富,人们手中的钱(货币发行量)多了起来,于是乎一件商品的价格(物价)降了下去,一枚银元所购买的物品种类又变多了——这说明银元的购买力恢复了,甚至超过了以前。 从1900年到2015年,一枚普通银元约等于218.68元人民币。若按通货膨胀率3%来计算,1900年时的一枚银元相当于现在719.5元人民币。当然,如果算上特殊年份或是战争时期,通货膨胀率会高于3%,这个时候金银的购买力强于1900年。反之,在和平时期,通货膨胀率低,金价的上涨就会受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