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战国红价值高吗?
题主说的应该是水草缸用的装饰品,不是宝石学里的“玉石”概念。 把“玉”字用在植物上,我觉得是近代的事,古代好像没有这个说法。人们把“玉”字给花草命名,应该是在明清以后了(我猜测),现在似乎还有用这个字的,比如“玉树临风”“玉玲珑”等等。所以,从名词使用的历史角度考虑,这些花草的“玉”字名称肯定是后来的。至于这词是怎么来的,我不清楚。反正不是古人命名的。因为古人给花草起名很讲究的,有的直接用“草”“木”命名,有的用“月”字边加上表示草本的植物名称来命名,比如“月桂”“月季”“月桃”等等。没有哪个用“玉”的。
另外,说一个事,前几年,有人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内容大概是说,他花大价钱买了块彩色的半宝石,商家告诉他这是“南红”。然后他拿到网上一发帖子,大家纷纷告诉他是玛瑙。他说,哦,原来是玛瑙啊!那我这点钱算什么?! 话说回来,既然这种彩色石头被商家叫作南红(我推测),而且又和古代传说中的“和氏璧”有点关系,那它一定是有价值的。否则,人家干嘛费那么大的功夫去弄一块可能价值连城的宝物呢?! 下面我说一下我对战国红的一些了解,因为这个问题我也关注了,就说说吧。
1.战国红确实是一种红色石材。但是,是不是战国时期的呢?我认为不是。
2.现在的战国红,颜色丰富,有红黄白等多种色彩,并且纹理变化多端,形态各异。
3.关于它的名字。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产于辽宁北票的“姜黄玉”。
4.还有一种说法,跟下面的图片有关—— 我觉得上面那个图里的东西应该不是“石”,而是“玉”,因为如果真是“石”的话,那也太奇怪了,这块“石头”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表皮呢? 我看过一本书,书中介绍这种雕刻件的价格,根据尺寸不同而异,大体是在每个雕刻件300元—500元左右。(注:这是一本介绍如何鉴别真假玉的书,并不是专门介绍某一类玉的书。) 所以,我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