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广东贰角银毫有几种?
1935年至1948年间,中国实行法币政策,统一发行纸币,但允许各省、市、县人民政府自行发行辅币银元券和铜元券。其中广东省政府于1936年10月开始发行,1937年2月停止发行,共发行了三期的二角银毫(即“粤二毫”),其图案由孙中山像改为工农兵联盟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936年至1948年间,又陆续发行了四期的二角银币,正面均为双旗图案加币值,背面则是嘉禾纹图案,与第二期二角银毫十分相似.
此组钱币共有七种,其中包括五枚二角银毫,两枚二角银币,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善等原因,部分钱币已经损坏,无法辨别面额,另外一枚二角银币因被一枚五角镍币抵流所致,导致局部划伤。这些钱币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岁月,但依然完好保存下来,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据有关专家透露,近年来,随着市场收藏热点的转移,我国不少地区都相继发现了民国时期的辅币——银毫及银圆,尤其是南方省份,发现数量较为可观,品质亦较好,值得留意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