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桐荫书屋是谁使用的?

卢武军卢武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查了一下,关于「桐荫」这个词条的出处,在《鲁迅日记》里有两次记载: 一 是1926年4月25日 「下午至西三条甲午寓内,小憩片刻。晚赴三浦兰园宴会(日本作家),席上有森鸥外、有岛武郎等」

二 1930年7月29日 「早晨至西山,登玲珑山。下午回署,在厅上为孙伏园书‘桐荫’二字」 从这可以看出,“桐荫”指代的是鲁迅的会客室或书房。那为什么这里要取这个名字呢? 我猜测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桐荫”这个名字里带有“桐”“荫”两个字,而鲁迅的家乡绍兴,是出了名的盛产竹子地方,所以用“桐荫”来代指鲁迅的居所,颇有故乡的味道,可能让鲁迅心里产生一丝慰藉; 二是因为“桐荫”的意思是在树阴下,而鲁迅此时正在北京,北平的夏季又是出了名的炎热,“桐荫”二字暗含了鲁迅对于凉爽江南的思念。 至于这个“塾”字,可能是指代周作人设立的私塾——立达学园,因为当时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旧式学堂受到质疑,所以周作人以创办新式学校为名,在学校中设立私塾,继续教学,接受传统的教育方式。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虽然“桐荫书屋”的名字听起来很现代,但实际的建筑应该是继承了传统的中式建筑。 当然,最有可能的建造者是周作人的妻子、著名女作家羽太信子。她是日本人,对东方式的庭院似乎更偏好的多一些,而且她在北平和上海都有过自己的私人住宅,估计在这方面的审美品味较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