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银元最重的多少克?

史啸风史啸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自1900年开始,银元开始在市面上流通,发展鼎盛时期是在民国的十年之间,银元的铸造和发行最为广泛。从当时的角度来说,这种银元的流通,有效的填补了近代中国银行业空白。在那个时代可谓是无银不商会,无银不出门,可见当时银元的流通性之强。

那么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在民国三年时期,那么重的银元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呢?

事实上,从价格上看,这个元银元的价值最高,重量很大,在那些战乱不断的年代,军需民食都急需大量的钱币使用,这时重快的银元自然成为那些达官贵人和商人们的选择。

而后期,这些重量在26.5公斤以上的银元被称为“船洋”,它主要流通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这种银元的外形模仿“光绪元宝”,正面印有“孙中山像”和“中华民国三年”等字样,背面是“壹元”字样。

这种银元在一开始的时候,制造还算精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仿造的银元越来越多,而且很劣质,所以收藏这种银元,还是得看包浆和流水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而这种银元,在民间的存量也极大,可以说,只要是个收藏者都知道有这么一种银元,有专门收集这种银元的投资者,有专门收集各种钱币的收藏家,所以看银元的价值,还得看是否是真品,若是真的,那么这种银元的价值自然不菲。

从现在的眼光看来,这个银元的发行,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一定的优势,这个银元有一定的价值“双盾”的原因,但是在后来,这种银元因为重量的关系,在流通过程中逐渐被轻便价值的银币所取代。

根据资料记载,在1932年,央行开始统一发行银币,民间不可私自铸造。然后,当时的银元重量被定为25公斤。所以至此以后,重过的银元就被正式的在民间禁止流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