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具象作品具有叙事性?
具象作品中有一类是具有具体情节及人物的。从18世纪起,这类题材的作品就受到普遍喜爱。因为它再现的事件往往与大多数人相关的,有的甚至是他们自己的经历。由于作品中的人物是看得见、听得着、可以触摸的,因此这类创作的构图往往十分引人。它有一个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有主要人物,也有次要人物,还会有情节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也就是说构图中有一套完整的交待事由和烘托气氛的手段。如大卫的《布鲁都斯和他的儿子》,德拉克罗瓦的《1830年7月28日》,库尔贝的《筛麦妇人》,托尔斯泰的自画像《在乡间草棚中为农民读福音书》等。虽然他们风格不同,然而都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戏剧性。即使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虽然没有热烈的情节画面,但由于它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动作、手势和表情来组成场景,所以也有很强的叙事性和戏剧性。
还有一种具象作品虽然没有什么具体情节,却有一种引人联想的内容。它虽然没有故事,却有生活内容。如《田园合奏》和《戴草帽的男孩》,尽管画中没有具体情节,却有具体内容。前者是讲乡村生活中人们在田头合奏音乐,后者是反映一个乡间少年放牧时的情形。类似的作品可以归为一类,如《拾穗者》、《吹笛少年》、《牧羊女》、《喂小鸟的少女》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