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沧的书法如何?
作为学书者,首先必须尊重传统,这是艺术的基本准则之一;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创新。张沧先生对于传统的继承是相当扎实的,其作品在用笔、结体等方面无不体现着严谨的法则,这既是“法度”的要求也是艺术创新的基础所在。就我所见到的资料,我无法断定张先生是否曾专门学习过碑帖,但从他现存的作品来看,他的隶书基本属于汉碑的范畴(或曰“二王”的行书与“钟王”的隶书),这种取径是非常稳妥而具有发展空间的;至于“丑书”之类的说法,我看只是以讹传讹罢了——任何艺术追求都不可能建立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 近年来,各种关于艺术的观点纷纷见诸于报端,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有相当数量的所谓专家教授发表种种惊人之论,似乎只要与传统沾上了边就可以成为正统并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一样,实际上他们的许多见解都是经不起推敲甚至根本就是错误的——比如某位著名美学家说现代主义绘画的审美特征是表现“荒谬感”,试问哪位画家会画一张“不荒谬”的画来给人欣赏呢;再比如有人指责齐白石没有继承中国画的传统等等……这些言论实在是不敢恭维。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任何一个有志向的学习者都能从中吸取到养分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思想,关键在于对传统的态度和认识。
当然,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造最终都取决于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永远都无法真正地理解贵族的生活,因此同样也谈不上去进行超越。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就在于它有着不同于其他门类的特点(诸如工具材料、表现方式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这就决定了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要比别的门类丰富得多。张沧先生的书法虽然没能像王羲之那样成为中国书法的代表人物而被载入史册,但却以自己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中国书法的另一番景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张先生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许多书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