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楷体书法?
我觉得,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任何作品,都不可能离开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趣味的传达,所以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待: 1、关于“看字”的部分: 如果我们撇开书写者个人情感和审美趣味的传达,那么我们在面对书法作品的时候,首先能够感受到的就是点画之间的协调性(或称“安排”)了;这种协调性是建立在笔法的基础之上的——比如一个“横”画,不同的书体会有不一样的写法,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横”画是这样的: 而王铎在书写他的行草书时是采用这样的:
当然,这种笔法上的差异会体现在更多的笔画中。但不管怎么写,这个“横”都要做到与周围的点画和谐统一才行。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了。 另外,在看字的时候,除了要注意点画的“安排”之外,还要注意字形大小的变化。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般我们所说的章法,其实就包含有字形的大小关系在内。如果所有的字都写得一样大,那就没有变化可言了。
2、关于“读字”的部分 对于楷书的欣赏来说,读什么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我个人以为应该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结体的平正,这是楷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所以当我们去欣赏一个古代人的作品时,如果结体平正中又有变化,那就是上品了;反之,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方正,就没有意思了。
第二,笔画的粗细。一般而言,越是平正的字,笔画的粗细就越能体现出作者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字中的某些笔画的粗细变化来判断该字的书写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当然了,有时候也会看到一些字的所有笔画都是一样粗的,这时候就要注意观察一下这些笔画是否具有“呼应”的关系——“相呼应”的笔画可以让人感觉到这些字虽然笔画一样,但却很自然;而“不呼应”的笔画则会给人一种机械、僵化之感。
第三,字体的方圆。这一点我在之前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时提到过:为什么古人写的字,有的方有的圆呢?- 王羲之的回答 总之吧,我认为判断一个字的方圆是取决于该字的结体而不是取决于该字的笔画的形态的,比如上图中的两个“月”字,虽然一圆一方,但由于它们都是左窄右宽的,所以这两个字其实是同样的结体的。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