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书法是什么?

孟一威孟一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其实“学院”这个词是外来概念,它本来指的是某类学校(比如中国美院)或者教育机构(比如中央美术学院)的某个教学单位或部门。但是被媒体广泛报道之后人们就习惯性地用它来指代这些学校的整个书法专业了,所以也造成了题主的疑惑。 另外可能还会造成一个误会,很多人以为学院派的书法作品就是“学院体”——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学院体”这个说法其实是个贬义词,它的原意是说:某些院校中的一些教师为了迎合考试而专门搞出的所谓“标准书风”。这种书风的特点是,风格单一,易于模仿,因而更容易被评卷老师所接受——说白了就是在考试里比较容易得分而已。

当然,我们在这里说的并不是学院里的这些“教书匠”们,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 严格来说,在现代书法教育中不存在什么纯粹的“学院派”,因为所有高校开设书法专业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书法人才以便向社会输送劳动力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市场,而且它们的书法专业也不可能仅仅只教传统书法而不与当下的时势接轨。这就是当今绝大多数高校的书法专业都采用“二王一统”路线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很多传统书家对此大为不满、纷纷发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叹...... 在我看来,所谓的“学院派”是指那些在当代书坛里有一定影响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书法名家。他们之中有很多人的作品都是出自于各大院校的书法教研室之手——也就是说他们是被当作“老师”来看待而非一般的书法家(至少从官方层面来说是如此,至于民间又另当别论)。所以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院派。

那么究竟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学院派呢?我这里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①欧阳中石先生。他曾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等职。他的行书以二王为基础兼融明清诸家之长而又自出机杼自成一家——这是非常难得的本领!

②沈鹏先生。他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前主席之一。他的草书深得二王精神又融入了近代名家黄宾虹先生的水墨笔法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文人气息和时代审美观。此外他还擅长篆刻艺术并且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优点喔~

③吴善祥先生。她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的草书取法米芾但又不拘泥于“二王一脉”——这一点倒是有点像沈鹏先生的风格;再加上她又师从古帖故使自己的笔下多了几分古朴韵味。总之这是一位非常有实力且很有想法的女书家哦~ ④陈振濂先生。他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等职。他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在努力寻求突破与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个人特色——这点很重要哟!

⑤孙晓云女士是一位女性书法家.她很早就拜入著名草书家张旭光先生门下学习草书后来又得到沈鹏先生指点使其更上一层楼成为目前最为年轻的全国书协会员之一同时她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现任江苏省书协主席一职对江苏乃至全国的书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谓功不可没啊~

优质答主

本人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硕士是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目前博士在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什么是“学院派”的书法呢? 我认为就是由专业的书法家(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去讲授书法理论知识、传授技能技巧等;当然这些知识技能的获得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这个基础来源于我们自身对文字结构的分析和字形结构分析,包括偏旁部首和汉字的笔画及其位置等。

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肯定是基本功扎实,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正确的审美观,最后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探讨艺术问题或共同完成作品等等都是“学艺”所带来的益处吧! 如果说这种传统的、正规的、正统的教学方法所带给大家的是一种规范的话,那现在还有一种更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大家所说的“现代派”“当代派”………这里就不讨论了 因为我觉得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传统教育也好还是现在的开放式的教育也罢,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优秀的文化基因。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