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字最多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在2016年的一次讲座中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他在北京机场候机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在约35平米的候机厅里,有将近40块展板是题词或标语,平均下来每1.5平方米的空间有一块,而每个展板上都有两三行甚至更多字的题词和口号,如果这样都算多的话,那真是没法说了……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这些内容都是谁的题字或者是谁的题字最多。 在没有找到苏士澍先生所说的“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我只好自己找了一些例子来分析研究。 首先我要声明一点,本文不讨论这些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利益等问题(因为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也不评论这些内容的艺术水平如何高下——毕竟,这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而且,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同样一幅作品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位置展示出来,其观感会大不一样。例如,如果把“中华魂”三个大字用黑体写在一个普通的信封上,恐怕就没有多少观赏价值了。所以,我只讨论数量的问题,至于质量什么的,就留给读者们自行评判吧! 根据我的不完全统计(有些资料不好找啊),在建筑物的题词方面,以下这些人应该算是“题字最多的书法家”……
1.华国锋 华老一生共题写了38次“世界乐园”,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位于湖南韶山冲的毛主席故居旁的“天下一家”“世界欢乐园·人间幸福林”及“人民万岁”。据说华老是写这几个字写出来的“职业病”——右臂经常酸痛不已。 以上几个“世”字虽然大小相近,但笔势却各不相同 此外他还为山东曲阜孔府、天津博物馆等十多处建筑物题写过题联、题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华国锋同志还于1976年在山西省平遥县写下了“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八个大字,这是他的唯一一副行书,可惜早已不知去向了…… 2.赵朴初 赵朴初一生共题字2650余次。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西湖国宾馆内的“西湖国宾馆”六个大字。据悉该馆建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是由著名建筑师刘敦桢精心设计、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 另外还有位于北京的中南海紫光阁上的“紫光阁”三字也属朴老所书。这三字也是目前保留得最好的三希堂原物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诸如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等等知名建筑的匾额楹联也都是出自这位佛门居士之手滴~~~
3.沈鹏 沈鹏先生除了曾为《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大型报纸题过字外,也为很多建筑物进行过创作。比如他曾先后为中国美术馆和故宫博物院题写楹联各一对(见下图)。 还有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办公楼前的“光华楼”三个大字亦是出自沈鹏老先生手笔 据传当年朱镕基总理曾委托他为自己设计过一个“一诺千金”的牌匾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盛事,只可惜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 而作为朱镕基先生的“粉丝”的徐悲鸿之子、国画大师徐庆平教授也曾为此作诗一首以示惋惜之情。 其他如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等地也都留下了沈鹏先生的墨宝。
4.启功 启功先生生前为北京、上海、西安等诸多城市以及高校书写过的名称和楹联数以千计。 其中最有名莫过于他为故宫所题写的“故宫”二字了。这两字不仅被镌刻在了石碑之上,而且还被制作成为了铜质纪念币。 除此以外,启功还为许多建筑、文物藏品以及名人故居等都题写过大量作品。而这些作品现在大多已经散佚不见踪影了。
5.沈延毅 沈延毅是位学者型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多以篆、隶为主。由于长期潜心学习古代经典,所以他所创作的碑帖往往带有浓厚的金石味道。不仅如此,他还曾在沈阳、大连等地担任过多年的书协会员兼主席一职呢! 因此可以说他是辽宁历史上最杰出的两位书法家代表之一啦! 除上述几人以外,陈大羽、沙孟海、林散之等人也都在这方面有过一定贡献。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