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面好多白的?
先放张图,被问最多的就是白色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是翡翠在开采过程中,由于表面风化或腐蚀而形成的灰白色“砂眼”。用专业的说法叫做风化纹(土蚀纹)或铁质浸染纹。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翡翠在形成过程和后期风化作用中,周围环境含有氧化铁和水,在翡翠内部留下铁锈渍,后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雪压,使得表面的铁锈渍逐渐风化而形成了现在的白、灰白色调。 图中比较清晰的部分是经过酸洗的,不清晰的部分则是没有经过酸洗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明显的不均匀性,这是因为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周围的土壤等客体具有高度的不规律性造成的,比如有砂眼处就会相对光滑一些,反之则较为粗糙。 这种不均匀性也体现了翡翠的自然之美——正是因为自然,所以存在许多瑕疵也是正常的。
如果不喜欢这种白色,可以通过清洗清理掉,但是这样会损失一部分本来颜色,同时也会破坏表面光泽度。另外也可以进行抛光处理,使其表面光泽度更强一点,但颜色是无法完全去除的。 不排除有人为了除去这些白点以假乱真做成镶嵌件。但是实际上这些白点是很难处理的。
首先,如果面积较小的话,可以把雕刻件多余部分锯掉,然后磨平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面积较大的话,就要考虑整块翡翠的颜色分布情况了。如果是满色的,并且白点在旁边,可以考虑把周围颜色加深加亮,然后把白点部分镂空,再填上其他颜色的工艺,也就是打眼。 当然这种方法不是万能的,有些颜色分布是不适合使用这种手法处理的。而且打眼的工艺比较困难,打得不好会损坏玉器的价值。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化学药品浸泡,但是这种浸泡不是直接泡在溶液里,而是需要将玉器放到一种特定的胶粘剂中,利用胶剂的作用力来腐蚀掉白色区域,等白区被腐蚀掉之后再取出清洗晾干。不过这种方法容易损伤翡翠的内部结构,因此不建议使用。 如果不想花钱又想搞定这个问题,可以请专业的人员去处理。但是一般来说,价格都是很贵的,至少几千上万,因为师傅们都要确保不会损坏翡翠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