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有黄色是什么?
在玉石界,有一个词儿叫“黄味”。很多新手小白一看到带有黄色的翡或黄色的绿,就脱口而出——这玩意儿不值钱,有黄色怎么行! 其实啊,你可别小看这抹黄色,它可是有“万绿从之”的资格的。 “绿随黄走”的意思就是,绿色跟着黄色走,绿色大多数都分布在哪里呢?没错,都是分布在黄色周围。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绿色和黄色都是次生色,是矿物进入晶体间隙之后,经过染色而成的,也就是说这两种颜色同时存在于翠晶内部的结构之中。所以我们可以把带黄的绿色称为“次生彩”,而把不带黄的绿色称为“原生彩”。 我们经常说“浓阳艳正”的绿色是好的颜色,那么“淡阴灰邪”是不是坏的颜色呢?其实也不尽然,比如有些带黄色的翡就比较贵了,而且越黄越贵,像“鸡油黄”“栗子黄”“秋葵黄”这种,都是价值较高的黄色。 所以,不能以颜色浅淡去判断一件玉镯的价值高低。
我们看一件首饰能不能买,主要看三点,种水、颜色和做工,其中种水和颜色是决定首饰价值的两大主要因素。 在购买翡翠时,你要记住,越绿的翡翠肯定越贵,但是绿色的浓度也是有区分等级的,就像下面这样。
1. 非常浓郁的翠绿色(苹果绿),也就是绿色的饱和度达到80度以上;
2. 浓郁翠绿(菠菜绿),绿色的饱和度为70~80度;
3. 匀净翠绿(豌豆青),绿色的饱和度为60~70度;
4. 鲜亮翠绿(薄荷绿),绿色的饱和度为50~60度;
5. 淡翠(柠檬绿),绿色的饱和度为40~50度;
6. 淡黄绿(鹅卵石绿),绿色的饱和度为30~40度;
7. 黄绿(秧苗绿),绿色的饱和度为20~30度;
8. 浅绿(豆青色),绿色的饱和度为10~20度。 当然啦,上面讲的是一般情况,也有特殊的情况存在,比如在翡翠的加工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绿色偏离原来的位置,向表面扩散,这种现象叫做“跑绿”。如果“跑绿”的现象比较严重,那么淡色的部分就会变成艳色,价值自然也就会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