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用什么来雕刻?

饶学天饶学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圆雕、浮雕,这是最传统的雕刻技法,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尤其适合于中低档的翡翠饰品雕刻。 所谓“圆雕”是指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的文物雕塑大多是圆雕作品;而“浮雕”则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图像,半立体的视觉效果使得这类型的作品更加适合衬托出玉石厚重感。无论是圆雕还是浮雕,都需要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打胚和打磨,这样才可以让其与镶嵌制作的成品相搭配。由于需要考虑玉料内外部的整体效果及对称性,所以玉雕师们在进行圆雕创作时,会尽量将所需要雕刻的图形构图在一块完整的玉料上。

2、薄意雕刻(推刀法) 这是一种起源于福建泉州的雕刻技艺,因为所用刀具与画铅笔的铅笔刀类似,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笔刀法”或“推刀法”。此工艺先在玉料上设计图案,然后用雕刀推出轮廓,再以镂空雕的办法去除材料,留下薄薄的轮廓。有些细节的地方,还需要再进行精雕细琢。这种工艺相对其他雕刻技术来说比较费时费力。不过,因其造型灵动且不易伤到玉料的中心位置,所以很受业内人的喜爱。

3、微雕 用极其细致的加工办法在体积很小的玉石材质上进行雕刻。因为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进行操作,所以也被称为“显微镜下之艺术”。微雕的主要工序包括划线定位、选料、打孔、细化等几个环节。虽然微雕作品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制作的过程却是相当细致的,一件小小的作品往往需要用不同的雕刻工具进行千万次的研磨,才能最终成型,制作难度之高自不必说。

4、镂空雕 顾名思义就是刻去多余的木材或者玉石材料,让其呈现出通透的效果。通常有两种形式——整雕的镂空法和分雕的镂空法。前者是将一整块材质按照花纹轮廓全神打造,镂空其内;后者则是将玉石分为若干部分,再分别雕琢,最后组合在一起。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才能在最后实现完美的效果。

鄢凌花鄢凌花优质答主

翡翠雕刻用具的材质有铁、钢、铜、竹、木,甚至骨头和石头。但铁器、骨器或硬石所制的工具只用于粗坯的开掘,而最终使作品完美成型靠的是铜丝砣、钢丝砣及竹木砣。

1、砣子

用具中的砣子有粗细之分,粗的多用来开大形和铲地子,称为大铊;细的如绣花针,专门用来给鸟兽琢眼点睛,称为细铊。因为这些金属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快,故琢玉业俗称磨玉为“吃玉”。所以,金属丝砣要靠水的润滑进行“吃玉”。

2、解玉砂

翡翠雕刻过程中还有“解玉砂”参与,这是以珍贵的河磨玉碾磨成粉,俗称“沙”。“解玉砂”有粗有细。粗者用来碾磨玉件上刀痕,使之光滑,称为“冲沙”;细者用来使玉件表面“起亮”,称为“水沙”。

3、竹木作筒

竹木砣用来制作玉件的最后打磨,它是用竹木作筒,结上麻缕,抹上解玉沙,在玉件上施旋转摩擦而成,以竹弓牵动砣子,竹筒内灌水。

4、“推弓”

玉器工艺师在推弓时,全凭双手及手臂的力量、手指的灵活来推动弓弦,控制砣头旋转以及运动速度。有时是左右手配合。玉器制作过程中,在一些细小雕琢时,为使弓弦和砣子更接近玉器,艺师需要用腮部顶住弓杆,而“推弓”时间稍长,腮部、手指、手臂酸痛及劳累可想而知。正是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让一件件普通玉料变为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此外,还有用来制作玉件的平底铁盘,称为“铁盘”。“铁盘”下垫羊毛毡,盘内注上水,将玉件放在上面进行碾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