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用什么来雕刻?
1、圆雕、浮雕,这是最传统的雕刻技法,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尤其适合于中低档的翡翠饰品雕刻。 所谓“圆雕”是指三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的文物雕塑大多是圆雕作品;而“浮雕”则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图像,半立体的视觉效果使得这类型的作品更加适合衬托出玉石厚重感。无论是圆雕还是浮雕,都需要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打胚和打磨,这样才可以让其与镶嵌制作的成品相搭配。由于需要考虑玉料内外部的整体效果及对称性,所以玉雕师们在进行圆雕创作时,会尽量将所需要雕刻的图形构图在一块完整的玉料上。
2、薄意雕刻(推刀法) 这是一种起源于福建泉州的雕刻技艺,因为所用刀具与画铅笔的铅笔刀类似,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笔刀法”或“推刀法”。此工艺先在玉料上设计图案,然后用雕刀推出轮廓,再以镂空雕的办法去除材料,留下薄薄的轮廓。有些细节的地方,还需要再进行精雕细琢。这种工艺相对其他雕刻技术来说比较费时费力。不过,因其造型灵动且不易伤到玉料的中心位置,所以很受业内人的喜爱。
3、微雕 用极其细致的加工办法在体积很小的玉石材质上进行雕刻。因为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进行操作,所以也被称为“显微镜下之艺术”。微雕的主要工序包括划线定位、选料、打孔、细化等几个环节。虽然微雕作品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制作的过程却是相当细致的,一件小小的作品往往需要用不同的雕刻工具进行千万次的研磨,才能最终成型,制作难度之高自不必说。
4、镂空雕 顾名思义就是刻去多余的木材或者玉石材料,让其呈现出通透的效果。通常有两种形式——整雕的镂空法和分雕的镂空法。前者是将一整块材质按照花纹轮廓全神打造,镂空其内;后者则是将玉石分为若干部分,再分别雕琢,最后组合在一起。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才能在最后实现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