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茶杯有收藏价值吗?

宦敢云宦敢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家有万贯,不如唐瓷一片”,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唐代瓷器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其中的“唐瓷”,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唐三彩”,也就是唐代的陶器。不过,在唐代确实存在着名为“瓷”的材料,并且这种“瓷”还外输到了日本。 日本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瓷器,是1974年在爱知县名古屋市发现的一个唐瓷碗,其底部印有六字梵文“dakyamudrarāja”(大雅摩罗王),从而将中国瓷器的传入时间,确定在了公元6至7世纪。

随后,中国在唐代对外输出的瓷器,又在日本发现了踪迹——1983年,在日本北九州市出土了一个唐朝酒杯,制作精美;2015年,在中国浙江宁波出土了一件唐代青瓷器盘,造型与此前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珍藏的中国唐代青瓷盘非常相似。

这两件器物,从时代上来讲正好可以接替此前发现的“大唐蒸锅”(1970年于韩国半岛西海岸吉州岛海域一艘唐朝船棺中发现),从性质上讲也可以看出外输到日本的陶瓷器的种类,正在由日常生活用具向供奉祭祀用器皿演变。 因为这些器具不是日常所用的餐具,而是作为珍品被使用,所以它们又被称作“御物”,即皇家的物品。至于原因嘛……想来也不会错。 不过,以上提到的这些器物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毕竟不是中国的“正统”朝代。而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说,想要找到正儿八经的唐代瓷器却并不容易。

直到70年代后期,河南安阳发掘了一座修造于中晚唐时期的家族墓穴后,这种状况才得到了改变。在这个墓穴中,有大量的瓷器被随葬,因为年代相当,且属于同一人所有,所以这些瓷器上的图案纹路能够相互联系,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就有唐代文人饮茶时所用的小茶具。 从这件文物上看,小茶具有茶碗、茶盏、托碟三部分组成,形状和现在日本人使用的茶碗很相似,只是尺寸要大一些。

由于这个墓葬的年代距离我们现在大约有1200年了,而且保存十分完整,因而这件文物对于研究唐代茶艺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饮茶方法、茶具样式,甚至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陆羽所撰《茶经》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这一历史疑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