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先生的书法?

衡昭慧衡昭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 有些先生是写好的,比如赵元深;有些先生是画好的,比如刘江、沙曼翁(这二位还各自都有过改字经历);还有些先生就是画好了让弟子们去写——当然,这里面也有意思的差别。

比如说沈尹默《论书帖》里的那些字,除了个别地方有改动,整体上的用笔结体都是符合原作风格的。所以有人评价说“沈老写的比原作为佳”,虽然这话有点违心,但也不全没道理。而他的其他一些碑拓本,尤其是魏碑,就未必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了——“以今人笔法写古人法度”—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是真要练到“不逾矩”的程度还是不容易的吧? 而赵元深的那些字明显不是他自己写的……至于为什么,他本人倒是从来没有解释过,不过想想也知道啊——你让一个二十岁的人用七十年前那种笔和墨写成这样,而且还要保持不变形不掉色,你觉得这可能吗? 再说说沙老的《千字文》吧,这幅作品当年展览的时候,很多专家也看了,但没人发表看法。我想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敢说吧—毕竟那里面既有沙老的字又有弟子的字,如果谁敢表示不满的话恐怕以后在学院里就要被孤立了。 现在又有了新的情况,那就是沙老的弟子们都出来谈感想,其中比较靠谱的应该是张锡良和王客两位先生。王客先生在《怀念恩师沙曼翁》一文中写道: “1987年我在上海举办个人书法展时,沙老师送给我一张八尺整宣,让我练习千字文。我花了近一年时间写了五十多张,然后装裱成册寄给他,得到他的好评。20年前他又请我为他在北京的一个书房作‘书室’题额,并书写了千字文四幅。其中一幅悬挂于书桌之上,另一幅挂在墙上。这幅作品沙师生前一直很喜欢,经常让我们去看望它。现在这幅作品已交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了……” 由此可以推测一点,沙曼翁对这幅作品的满意程度是很高的。再结合王客先生本人的水平来看,这幅字的质量应该还是不错的! 所以呢…我个人觉得与其说这是沙曼翁的作品,倒不如说是沙老的弟子们的作品更合适些——其实很多书法家都是这样吧?他们的门下都会有一批比较可靠的弟子,老师出个主意或打个底稿,然后由弟子们来完成最终的效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所谓“某某先生某某作品”,往往就是一个团体共同合作的结果罢了。

优质答主

我觉得他的行草写得不错,尤其是行书和真书(也就是隶书)写得有味道。 比如这个《心经》小抄: 我觉得他这种风格就是取法于二王吧,然后加上自己的感悟和创造而形成的。 这个是写的很得意的作品了,也是很有感觉的作品了!

至于这个是他自己写的毛笔字,不是我找的图! 因为我是在网上找到的图片,所以只能放我自己手机拍的图片。

再放一张他写的“中国”两个字,这俩字是我从微博上拿过来的,因为微博里很多这样的照片。 这是2015年他在北京举办的个展里的作品,当时我是去看了那个展览,我记得还有一幅很大的行书,内容好像是苏东坡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别的诗词,我没拍照,那幅很大很大的作品,我在那里也拍过照留念,不过那是几年前的照片了。 所以现在搜不到图片了。 总之,我觉得他写得很好。如果题主喜欢可以去看一下!而且他的作品价格也不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