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种翡翠形成原因?
谢邀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意思,感觉像是在考我。 我虽然学习过矿物学,但只是很粗浅的知识。所以,只好凭借一些生活常识和一些网络资料解答一下。 希望有人能够纠正和补充。(如果谁有明确的理论或者学术出处,麻烦留言告诉我,我会一并加入原文引用地址,以供读者阅读)。
1、所谓“乌鸡种”,应该是指颜色呈乌黑色的玉石品种。那么,为什么部分或大部分玉质是黑色的呢? 根据我的了解,出现这种颜色的原因大概有两种。 一部分是由于矿物组成的因素。即在玉的物质组成之中含有碳元素,例如一些石墨矿(含碳量可达7%左右)就会使玉石呈现黑色[1]。当然,这个黑色是很纯很黑的黑色,类似于墨水一样的黑,而并不是现在大家所说的那种偏灰的黑。
另一部分,我认为可能是后天形成的。也就是由于外源色的干扰导致的黑色。这里的外源色,有可能是铁离子渗入玉石形成的染色作用,也有可能是在开采、运输、加工过程沾染上的灰尘、油污等等引起的。 这是一种比较唯心的解释.... 但无论如何,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似乎还没有发现玉石天然的黑色颜色。所以,后天的影响可能比较大。也就是说,现在的“乌鸡种”或许本来不是乌黑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染上了黑颜色而已。 至于为什么是黑色的?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吧:
A 对光不透明—微透明,即玉的部分结构充满了黑色的内含物,整体看起来呈黑色。这种内含有的黑色物质,我猜有可能是石墨。因为我对石墨的颜色记忆还是挺深刻的,那可是亮晶晶的小黑点诶! B 半透明至不透明,即玉石内部存在着黑色色带,在光线下,这些黑色色带呈长条状分布,有时候也会呈团块状分布。这种黑色色带应该是外部沾上的杂质被晶体包裹而形成的。 C 不透明,即肉眼所见基本为纯黑色。这种黑色,应该是由纳米级的碳分子均匀分布于晶格之间形成的,看上去就是墨汁一样乌黑深邃。
2、既然出现了黑色的玉石,是不是说明碳元素在玉的组成中是很重要的?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 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有机质的腐殖质在形成玉石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据我所知已经有学者提出了“有机质说”的论点[2]。 所以,出现黑色的玉石是没有疑问的。但是,是否意味着碳元素很重要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我这里说的碳元素的重要性,并不是指它在构成原料中的意义,而是指它作为色素在形成后续颜色过程中的作用。 因为,根据我的了解,有些宝石的品种之所以呈现五彩缤纷的效果,就是由于不同的化学元素参与形成了不同的染料,从而染色了宝石。
3、那有没有可能经过人工处理使普通的玉变得有光泽且呈深色呢? 这个。。。好像不能。 我只知道天然形成的宝石才会拥有独一无二的颜色。通过人工处理的宝石,哪怕再逼真,总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瑕疵的。 而玉本身质感比较特别,作为宝石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它的美在于天工巧夺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交融。任何人工的处理,除非能做到极致,否则必然留下痕迹。这也许可能就是玉的高傲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