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陈姓都有谁?
我奶奶是民国时期闻名遐迩的“笔坛三老”之一,和张大千、于右任齐名。 奶奶张穆(1896-1972),字逸卿,号倩园,陕西白水人。幼年学书,师承北魏碑刻,以《郑文公碑》为最初范本,后专攻欧阳询《九成宫》,兼习赵体。由于写得一手好字,在二十几岁的花样年华被当地人尊称为“穆爷”,后来还因为书法造诣深得国民党元老李根源的赏识,被聘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成为当时有名的“女书法家”。
抗战爆发后,随军赴陕甘宁边区采访,在延安期间,受到了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的接见,并为延安八路军疗养院题写了院内楼名“静逸室”。所撰《延安杂感》诗一首,载于《延安文艺丛书》中。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人民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陕西省副省长、民革中央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
另外两位“笔坛三老”分别是于右任和张大千。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取“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士”之意。祖籍陕西三原,生于西安。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负责发行会刊《革命军》。
1903年到日本学习新闻,归国后创办《新民丛报》《民主报》《神州日报》。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和国民党北京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8年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坚持“不党不图利益,但求言论自由”的主张。于右任晚年精研书画,尤喜草书,取法颜真卿、苏轼等人,自成一格。同时于右任也十分重视培养书法人才,在他任教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时,培养了诸如萧娴、林散之、胡小石等后世著名的书法家。
张大千(1899—1983),原籍四川内江,生于重庆。原名张员,曾改名张爰,字季爰,号大千,以号行。现代画家。
因画艺精湛,擅长山水花木、人物、动物、兰草,故有“五百年来第一人”“当代中国画巨子”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