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与画家哪个多?
如果单指书画艺术,书法家肯定是比画家多的;如果涉及书画商业领域的话——即所谓‘画家’(或称‘美术工作者’)人数要远超过书法家。 原因也不复杂: 首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无论是作为文科高考项目的文言文古诗文阅读背诵还是作为理科高考的数学最后一道大题,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无形之中就为大众接触、欣赏书法提供了入口。相较于此,想要普通群众去接触素描、色彩甚至是速写等等却实在难得多——不是说没有这样的教育项目,而是说在升学压力面前这些项目难以与语文、数学相提并论。毕竟绝大多数的家长和学子并不会选择以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谈到国画的爱好者和初学者总会提到王维、王维的诗句,而一谈到书法总是要提王羲之的字。因为这两者相较而言都更接近大众的审美趣味,也更符合大众对于‘书法’一词的界定。
其次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虽然自古迄今总不乏有社会名流、文人雅士参与书画创作,但真正使其作为一种商业文化产业的,却是近代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大流通的产物。无论是作为商品生产的油画、国画、版画乃至是装饰画,还是作为商品销售的文房四宝、纸笔墨砚,乃至是装裱材料,无不以其特有的属性融入了市场经济的大潮。这也使得更多的普通人有机会接触到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进而从中获得经济利益。
无论是一个行业人数的多与寡,关键还是要看其能否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看其是否能转化为商品生产力。那些未能充分融入市场经济的行业往往都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行业发展受限的难题。比如传统的纸质印刷业;尽管有着诸如数字出版、网络文学这样新兴的行业与之竞争,传统纸质印刷业依旧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