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处理是什么意思?
1、充填处理(或称为注胶) 将无色或有色但透明度较差的翡翠原料,经过钻孔,然后用高压将有机液体聚合树脂充入原来疏松的翡翠结构内,使翡翠的结构变得更加致密,水头得到改善的工艺过程。被充填过的翡翠往往显得更干净,水头好。用强碱溶液浸泡翡翠原料,在去除翡翠原料表面污垢的同时,也会对翡翠有一定程度的水头弥补作用。这种方法多用于种质较差但颜色较好的翡翠原料的加工中。 对于透明度高、质地好的翡翠很少采用填充处理方法。因为优质的翡翠其天然的水头已经很不错了,若再经过人工的处理反而可能会降低它的价值。不过,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品质较好的翡翠经过了填充处理而增加了价值的例子,主要是为了增加翡翠的颜色和水头,如绿色加绿的翡翠,无色加色的翡翠等.这类翡翠与天然翡翠的区别在于:一是填充物与翡翠的密度不同,因此用手掂量翡翠会有较轻的感觉;二是填充物与翡翠的光学性质有差别,在强光之下观察翡翠表面会发现有闪光现象,且用针刻动会有痕迹留存;三是翡翠的透明度往往会比天然的更好
2、漂白处理 在酸液中对白色和淡黄色的翡翠进行浸泡和冲洗的工艺流程,以达到去除翡翠表面的黄霉斑、黑色杂质及其它污物的作用并提高翡翠的白度,使其看起来更为洁白的工艺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处理后,翡翠原有的鲜艳色泽会得到一定恢复和提升,但是会失去原本具有的土味,同时还会失去一些由于杂质而导致的不稳定结构和特征,从而影响翡翠的结构完整性及稳定性。 用浓盐酸浸泡翡翠,也可达到一定的去除黄色和黑色杂质的清洁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酸洗能使得翡翠变白变透,但却会损害翡翠本身的结构,严重的甚至会使得翡翠变得松软而无弹性!另外浓盐酸对于人的呼吸道及皮肤都有较强的刺激性,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以防酸液飞溅而腐蚀操作人员的身体。
3、染色处理 用化学溶液将无色或少色的翡翠原石进行染色的工艺过程。主要目的是改变无色系翡翠原石的色调,使之呈现红色或者是紫色等暖色系列的色调特点来迎合消费市场的审美需求,提升翡翠的价值,获得高额利润。这种处理方式一般适用于种干、水差且颜色单调的翡翠原料,也有部分种干、水差的满绿色翡翠也会经过这样的处理以提高翡翠的价值。 常用的染料有铁试剂、氧化铬、铝化合物以及孔雀石等。这些物质大多价格低廉,易于采购,而且着色能力较强。其中以孔雀石的着色最为牢固持久。
4、浸蜡处理 对白色或者微黄的翡翠制品进行加热到熔化后冷却而成的工艺手法。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翡翠原料或者成品受风化的作用而开裂损坏,同时也起到一定的保湿增亮作用,使其外表更加美观。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常见的浸蜡方式:一种是热蜡法,另一种是冷蜡法。前者是将蜡溶于沸水中制成糊状,然后把翡翠放入其中浸泡;后者则是把固体蜡研磨成粉状,然后掺和在矿物油里面制成油膏状的蜡剂,然后再将翡翠放在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即可完成浸蜡的过程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效果明显容易被人接受. 以上四种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翡翠处理工艺手法,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较为少见的翡翠处理手段。总之,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只有做好细节上的把控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所以不管是作为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应该对翡翠的处理工艺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