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加绿翡翠好吗?
这个“癣”是个行业术语,指翡翠原料或成品表面出现的颜色深一些的色块,一般呈灰绿色、橄榄绿或者淡黄色。 出现“癣”的地方,玉质通常会变得有些浑浊,不纯,结构看起来会粗一些。
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某些翡翠的“癣”其实是铬离子进入晶体结构中形成的,这部分“癣”不但不会降低玉的品质,反而会使翡翠的颜色变得艳丽,这种“癣”就被称为“翠癣”了;还有些“癣”是矿物在形成过程中聚集在一起的,所以往往和翡翠的原生色融合在一起,成为底色的一部分,并不影响玉的价值,这类“癣”被称为“脏癣”。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说有“癣”的翡翠好不好。当然是好的啦!如果一块翡翠完全没有“癣”,那才叫奇怪呢。。。因为所谓“癣”其实就是铁锰氧化物侵入翡翠内部形成的,这是翡翠形成过程中正常的铁硅元素交换反应的结果。(当然,如果发生反方向的置换反应,把含铁含锰的物质置换出来就成了黑色或褐色的色素颗粒,这样就会在翡翠表面出现黑褐色或者是棕褐色的色斑,这同样会影响翡翠的美观,不过这样的“花”是后天形成的,比“癣”要脆弱很多,容易磨掉。)
总之呢,只要“癣”的大小没有影响到整个玉的面积,而且形状也不难看的,那就没有任何问题;若感觉实在碍眼,可以用雕刻的方式将其去除或者遮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