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绿水是什么意思?
看到很多答主说的都是“绿水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的……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根据颜色分布的情况,将翡翠的结构和成分划分为两种:
1、绿色阳色(或称鲜艳色),这种颜色的特点是大片成型的翠绿或者鲜绿色,我们俗称的“满绿”就属于这种色系;
2、无色阴色(亦称淡色、柔和色),没有明显颜色的区域,也就是绿色的分布是零散而细腻的。 我们常说的“清水”是指的后者,而前者——大片浓绿的“满绿”又是另一个概念了(而且一般来说,清水底种的质地都比较细腻,达不到“种老”的程度,因此清水底并不等同于玻璃种)。
不过,虽然两种色调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翠黄色的铬离子致色的,所以都呈半透明至不透明的乳白色油脂光泽。 由于含有铬元素的矿物在岩石学中属于辉矿族,因此当它以单晶的形式出现时,表面会有一层氧化膜,而这层氧化物会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而给人一种“晕染开”的视觉效果,即所谓“染花”或者“爆花”。
对于清水的定义而言,有“晕”才是关键。 不过,这里也要区分一下,有些翠友在选购时经常会看到“飘蓝花”的描述,此时要注意的是,如果绿色是“飘”着的,那么它必然是阴色,并且是含铬的辉矿族(也就是应该呈现油脂光泽的)。
另外,关于清水和浑水还有另一种分法,是将玉料放在光源处,看绿色是紧贴着边缘还是弥漫开来。如果是紧贴着边缘的,不论它是绿色还是黄色都属于清水;而如果绿色是弥漫开来,则属于混水。不过这种分法没有意义,因为不论如何,玉料的边缘肯定是能看到结构(也就是纤维交织结构),有结构的地方,一定不是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