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收藏翡翠?
说到收藏,那可真是个大大的话题啊!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收藏? 百科上对“收藏”的定义是这样的: 收藏就是收集、储存的意思。 而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收藏”,是专门指代文物、古玩等实物物件的收集和储存。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收藏”这个行为本身——“将一些有用或是没用的物品,收起来加以保管以待日后使用或欣赏的行为”。
而既然已经有了行为主体(人),行为对象(物),那么行为方式(怎么做)就至关重要了,直接决定了一件收藏品能存多久以及能不能保值甚至升值。 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如何保存好一件收藏品,所以“怎么做”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避免外部损害,二是避免内部伤害。
1.避免外部损害 所谓的外部损害,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 从自然环境方面来讲主要有温差、湿度、光照和灰尘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自然界的温度是高低起伏变化明显的,而湿度也是干湿交替变化的,特别是南方的回南天和北方的干燥季节温差很大,这些都会对珍藏品带来不同的损伤。 所以最好把不同种类的收藏品区分摆放,比如易碎品、耐高温品、怕湿品等都分别单独放置。
在光照的问题上,除了强烈阳光直射导致的光氧化问题外,还需要注意灯光照射导致的荧光反应,特别是现代的电子光源。由于电子光源的特点是“频闪”,也就是每秒钟灯丝都要亮一遍,每次亮一遍都发出一定频率的微波,有些对紫外线敏感的微晶可能在频闪中会产生反应而腐蚀或者损坏。 所以,收藏品最好不要长时间直接暴露在光线之下,尤其是在白天,更应该注意。 在防灰尘方面,最好是保持室内通风,减少灰尘聚集。而对于某些特殊品,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对于纸质品,最好是用吸尘器除尘;对于布质品,可以用软布擦拭;对于玻璃制品,不要直接用水清洗,以免发生裂纹;对于古董文物,不要直接用手触屏,以免留下指纹影响观赏性等等。
2.避免内部伤害 对于很多珍藏品而言,最好的保养方法是“不保养”,也就是说尽量减少人为干预,让其自然降解。 但是,不保养并不等于不护理,对于一些容易受损的收藏品,我们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护理和保养。 最主要的问题是防止磨损和老化。 一般来讲,有盖子的器具,应定期打开盖子透气,以免空气不流通,滋生霉潮腐气。 尽量控制相对湿度,不宜过干或过湿,过于干燥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纸张、皮具等各类材质的收缩变形,尤其是老家具、古籍等极易发生干裂的情况;过于潮湿的环境则容易导致蛀虫、霉变产生。 所以,保持合适的湿度是很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可以选用优质的吸湿剂来控制室内相对湿度,如活性炭、竹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