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翡翠瀑涨?
从地震监测部门获得的数据显示,4月20日发生在缅甸西北部克钦邦的7.9级地震与此次发生在坦桑尼亚北部基线地区的5.8级地震存在着密切联系。 这两次地震的发震中都存在着深部结构加速的运动特征。 从图上可以看到在6小时前的21日10时3分,也就是在坦桑尼亚地震发生后,原位于缅甸北部与泰国交界的湄公河断裂带上的清莱-湄索-景栋地区出现了一个快速的地震波加速现象,这一区域距离最近的震中地点仅有约27公里左右,而在此之前的数天以来,该地区的地震波速度一直相对稳定地处于缓慢变化中;而在同一天(21日)14时许,在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又发生了里氏5.0级地震,其震中位置距最近震中所仅约23公里。 对于这先后两次地震的发生,美国地质调查所认为两者存在“密切关联”,并强调第二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比第一次要更深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两地的地震序列中均显示出了浅源地震的特征,其中对于坦桑尼亚地区所发生的地震美国地质调查所以及德国波恩大学地球科学研究所均将其定为层状硅酸盐岩中的断层面错动引起的。而对于发生在缅甸地区的地震则大多被确定为走滑型地震。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资料显示作为亚洲最大河流之一的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近年来发生过多次中度至强度的地震灾害事件。这些地震的震级多介于4—5级之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762年,其震级为7级。 而对于发生在近1千年前(公元950年前后)的云南大理附近地震至今仍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加以证明,然而据考证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可能达到了里氏8级的强度,是当时能够记载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地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