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何会有荧光?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带有荧光的翡翠,这种带荧光的翡翠到底是不是假的呢?很多人被误导,把有荧光理解为假翡翠,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自然界存在天然荧光的物质有很多,如夜明珠、发光珊瑚等,这些天然的物质本身就可以发出荧光。而在珠宝玉石领域中,也有会发光的宝石品种,例如夜光石就是其中一种,这种夜光石并不是夜明珠,而是一种含有磷质的水晶,在黑暗处可以自行发光。所以从自然界的天然物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与荧光有关的例子。 然而这些天然物大多不是翡翠。那这又和翡翠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有一些假的翡翠会用人工的方式添加上荧光剂,这类假翡翠用紫外光检查就会现出原形。不过现在市场上的假翡翠大多是仿冒高档翡翠的,比如俄罗斯玉、韩国玉、澳洲玉(玉髓)等,这些低质的玉石不用添加荧光剂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用荧光检测来鉴别真假的方法对那些用低劣手法造假的人没什么作用。 所以,用荧光来鉴定翡翠真假的方法只能针对部分特殊案例——即某些不良商家为了以次充好而故意添加荧光剂的假翡翠!但这样的做法已经严重触犯法律。 那么,为什么这些添加了荧光剂的假翡翠用紫外线照射后会露马脚呢?这是因为荧光和宝石的内部结构有关。
所有的宝石都包含一定的致色元素,这些元素主要是靠离子态的铬或锰渗透到宝石的晶体点阵中形成的。当受到外界光源刺激时(如紫外线、手机闪光灯、日光灯等),这些元素会发射出肉眼不易察觉的射线,从而形成我们看到的彩色光芒。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这些颜色的来源,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来自于元素的激发态。也就是说,只有在受到外界光源的刺激后,这些致色元素才能显现出来;如果没有外界的照明,它们就处于不活泼的状态。 对于天然真品来说,在没有外部光源的情况下,它是不会自己发光的;而对于那些人为加了荧光剂的假翡翠来说,由于添加了外来成分,即使没有光源的刺激,它们也会持续发光。这就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