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挂件棉多真假?

冼雨潼冼雨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首先要纠正题主的一个认知:种水好、颜色正的翡翠一定是好的,但种水差、有瑕疵的翡翠就一定是假的吗? 事实上,种水好坏对于价值的影响是有边际的。举个例子就容易理解:一块明料,500克重,完美无瑕,达到玻璃种;另一块同样重的原料,内部满布黑点,到达糯种。两者相互交换,价值是基本相等,或者相差不大的。因为最终成品的视觉效果是很接近的(当然,在完全透明的玻璃种情况下会有些差异)。而假如两块各切薄片,互相搭配做成手串或是牌件,虽然由于质感差别肉眼可以区分,但对整体价值而言影响就很小了。因为作为佩戴品来说,人们通常不会太关注它的种水。

所以,种水对于翡翠的价值固然重要,却也没有重要到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时决定其价值的唯一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种水好、颜色正的翡翠才是上品”的说法呢?这是因为,种水好的翡翠大多质地细腻、通透轻盈,给人的视觉美感较强,而这样的特点最容易被商家利用进行炒作罢了。毕竟,在同样重量的情况下,透明度高给人“净度”好的感觉就会让人更愿意买单。于是,种水好的翡翠就被戴上了“高档”的标签。 而事实上,很多种水好的翡翠未必就贵得令人望而却步。例如,同为无色翡翠,一个达到冰种,一个仅到糯种,前者价格可能就比后者高出不少,但其实二者本身的价值其实差不多。再比如,同样是有色翡翠,绿色浓郁并且分布均匀的是上品,但翠色飘花却是中下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品质”而非“价格”,这一点要注意区别),然而价格可能只相差一倍左右。不能简单地用“种水越好、颜色越纯正就越有价值”来概括一切情况。

回到问题,如果按上述标准来衡量这块料子,可以说它种水不差,但是颜色极淡而且分布不均匀(可以说是脏色吧),因此从价值上来说应该是比较廉价的。不过,因为颜色很难去掉且具有明显的人为处理痕迹(可见无数颜色扩散纹理),这样处理的后果就是降低其经济价值。但这东西作为一个工艺品的价格肯定是要高于天然翡翠的。

在这里顺便说说人工染色处理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类似这样的颜色特别浓艳的“高绿”翡翠,表面染色的痕迹非常明显,这样的东西只要仔细看看就知道是不是人工染色了,不用费神去猜。另外,除了表面染色外,还有注胶、覆膜等方式对翡翠进行染色处理,这种情况往往比较难判断,除非你有熟悉的人专门做这种工作(注:并不是说这种人很靠谱,而是说这种操作本身不太容易被识别)。

田尚衣田尚衣优质答主

棉是翡翠内部一些细小的白色颗粒状物质,它们和冰点差不多,不同的是冰点是透的,棉点是不透明的。棉点大小不一,大的用肉眼可以见到,小的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分辨出来。从起胶的玻璃种,冰种的底子上过光的话,就会发现里面有一些朦胧状,丝带状的白色絮状物,这就是棉,这些棉点不严重时,对翡翠的透明度影响不大,但是当棉点很集中,很密集的时候,对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就很大了。棉多的翡翠一般价值都不高,因为很难出玻璃种、冰种的好货,即使颜色好,往往也是蛋青地,紫罗兰地,底子不够通透,颜色再好价值也不会太高,在翡翠市场中,行货的价值一般不会太高。

市场上经常有商家说某些挂件和手镯底子特别的好,甚至达到了玻璃种,冰种的效果,其实那是棉点造成的假象。通常人们判断翡翠的透明度时,往往用透光性来衡量,就是从翡翠的一个面透过来的光越多,透明度越高,透过来的光越少,透明度越低,棉多的翡翠只要在颜色一面打上灯光,光线很容易穿透,看起来翡翠非常的通透,近乎玻璃似的,其实是棉点的遮挡造成的假象。棉点本身虽然不透光,但它十分细小,光线从翡翠的一个面进入,经过棉点的折射后会继续往另一个面透过来,所以看上去非常通透,给人造成一个很好很高透明度的假象,这种透明度一般只适合做挂件和手镯,不适合做戒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