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翡翠还是玉?
“翡翠”一词来源于古老的梵文,在古印度,人们把绿得鲜艳而透明的玉石称为“翡”;把红褐色的玉石成为“翠”;后来经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后,这样的玉石就叫做“fei-tsui(音译)”,之后传入日本,从“fei-tsui”变成了“hifu”,再经香港传至大陆,就变成了今天的“翡翠”了。 严格来说,所有颜色呈绿色的宝石都可以被称之为“翡翠”,可是由于市面上90%以上的绿色宝石都属于绿柱石或祖母绿,因此人们习惯上把绿色宝石或者绿色玉石统称为“翡翠”。 而“玉”这一名称的出现要比“翡翠”早多了,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出现。《西京杂记》中载有“汉武王元封七年二月,先得玉,后得银。”“玉”和“银”都被认为是财富和高贵的象征。 到了明代,“玉”已经不仅仅代表一种矿石,更是作为一种材料的名称,如“玉尺”“玉印”,还有文字记载中的“玉板”“玉盒”等,都说明“玉”是一种材料概念。
时至今日,“玉”的概念更加广博,凡是价值较高的矿物岩石都可以被称为“玉”。所以,把翡翠称为“玉”一点也没错! 当然啦,如果一定要区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话,“玉”应该是先于“翡”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