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底翡翠好吗?
“阳底”是行内对“阳色底”的称呼,指的是翡翠中分布着的黄色、橙色和棕色的色调(图1)。 这些色调的成因与翡翠形成后的后期地质作用有关——在成岩后,翡翠遭受了强烈的水压作用,使得其中方解石含量升高,进而形成了白色的底色;而在后期形成的氧化环境中,铁离子逐渐被氧化渗入到晶体间隙之中,使得晶体之间呈橙黄或棕黄色的色调分布。这种由于后天因素造成的颜色差异,与“阴底”对应,可称为“阳底”。虽然“阳底”的颜色是后期形成,但不影响其作为优质翡翠的特征而受到市场青睐。而且相比于“阴底”,“阳底”的色彩更为明亮活泼,给人更加热情洋溢的感觉。
图1 “阳底”特征 天然形成的“阳底”并不会影响翡翠的耐久性,所以无论是佩戴还是收藏,都不存在什么隐患。不过需要注意,由于油脂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而脂肪酸很容易吸附在表面,造成染色现象,所以在佩戴“阳底”的翡翠饰品时,要注意避免与皮肤接触。 目前,市场的“阳底”翡翠大多产自于云南,以糯冰种为主,部分为冰种,少数为玻璃种。除了少数纯净无暇且颗粒细小的品种以外,大多数都有或多或少的水沫子(钠长石)。这部分由水沫子构成的“阳底”,通常呈半透明至微透明,质地比较细腻,水头也较好,但光泽感稍差,颜色也不够均匀。
虽然“阳底”不是评价翡翠优劣的唯一标准,但是它的色彩丰富明快,总能给人带来一种朝气蓬勃之感。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那么选择“阳底”的翡翠一定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