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带色?
“翠”即绿玉之意,所以通常所说的“翡翠”是指以硬玉矿物为主要成分、绿色均匀鲜艳、质地细腻致密的玉石。 那么,什么是硬玉呢? 硬玉是珠宝学中对于翡翠的官方称呼,指商业上所认定的具有美丽绿色的咸水玻璃晶体,主要成分是钙铝硅酸盐(CaAl2Si2O8)。这种晶体结构使得硬玉具备宝石的硬性条件——摩氏硬度6.5~7,从而具备了作为首饰材料的基本属性。 在自然界里,硬玉常呈柱状、锥状或扇状集合体,颜色多呈白、灰白、浅绿至深绿色,透明程度好,光泽很强,可仔细观瞧,有微微闪星的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天然硬玉往往有较明显的色差,比如一块天然的绿硬玉可能一边淡绿一边浓绿。这也是行家常说的“阳俏”和“阴俏”,即亮色部分与暗色部分的分界处,颜色明显不同而形成的线条叫“俏”。
由于自然界的硬玉多为绿底,且存在较多的白、灰白色底;另外,自然状态下,不同的矿物成分、结构、纹理之间往往会有相互嵌镶的关系,导致其难以区分。为此,人们在鉴别其真假时,通常会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观察颜色的色调。天然硬玉的颜色一般都比较均匀,而如果看到一块翡翠有“色差”现象,那就要小心了。 再通过光度检查是否有染色剂。将翡翠放在灯光下,如果看到内有染色的物质,那就是假的。 而对于质量较好的天然硬玉,虽然往往也会有“色差”的现象,但仔细观察,可见到色与底之间融合变化,过渡柔和自然地。
还可以测量尺寸,看是否一致。如果是假的硬玉,往往大小厚度都会不一样。 最后,可以借助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来检查。若发现可疑斑点,可用硝酸浸泡,若立即褪色,就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