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褐色会变色吗?
谢邀! 翡色和紫色都是翡翠伴生矿里面常出颜色的元素,其中以铁元素为主的称为翡色,以锰元素为主的就是紫色了。在自然界里,这两种颜色经常一起出现,被称为“翡紫”。 这两类颜色在翡翠原石的外皮上都会出现,不过,由于皮子的厚度一般都不大,而且常有变化,所以,往往不能作为判断内部颜色特征的依据。
要想准确地了解内部的颜色情况,只能通过切料或者挖洞,才能观察到。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在原石上进行切割,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原石的完整性及美观性。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些天然形成的翡翠原石,表面就会有明显的风化层,这些风化层很薄,但颜色却很深,通过表面就可以看到里面的色彩。这样的石头,如果取出来加工成成品,就会损失一部分的用料(因为需要留下足够的颜色部分),从而降低成品的价值。 所以,那些有风化层的原石,一般都是做成雕件或者在雕刻过程中,将风化层一并雕刻掉。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出现表面的颜色比内里的颜色要深一些的情况,那就是外部的表皮受到腐蚀后,会出现氧化铁,这样就会在表皮下面形成一层红色的镀膜,从而让表皮呈现出红色来;而内部的结晶体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因此呈现出的底色一般是透明的或白色的。这样的情况,我们通常称之为“包浆”。 “包浆”是老翡翠的重要特征之一。那些放了很长岁月的老坑货,外表往往会有一层面纱般的包浆,看上去有种历史沉淀的气息。虽然有了这层“包浆”,其价值显然要比那些表面光洁的无垢无染的新坑货要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