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矿的翡翠好吗?
好的呀,我刚好有个相关答案。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关于“龙石种”翡翠的问题,里面有讲到次生矿的问题(龙石种就是属于次生矿),最近有不少朋友在问这个问题,所以再统一分享一下。
其实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是存在误解的,认为次生矿就是“品质比较差的翡翠”,其实不然。 “原生矿”和“次生矿”这种说法只跟形成的地质作用有关,与品质无关。只要在合理温度压力条件下,形成过程没有发生明显的元素迁移,矿物颗粒间相互位置也没有改变,那么这样的翡翠,不管是由岩浆还是沉积形成的,都属于“原生矿”;反之,如果形成过程中有较多的元素交换或矿物颗粒位移,那么就属于“次生矿”了。 能不能称之为原生矿,主要看形成条件是否“足够好”,与材质好坏根本没什么关系。换句话说,就算是次生矿,也有可能有非常好的材质。
例如“干青种”翡翠,普遍质地粗糙,透明度差,但是部分“铁龙生”料子能达到玻璃种,颜色鲜艳浓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材料了。 还有“冰种紫罗兰”,紫色浓郁,晶莹剔透,这种也是很好看的。
这里要说到一个“风化淋滤效应(weathering leaching effects)”,对于次生矿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种作用,因为其形成于地表以下浅表层,与空气和水流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较强,结构受到破坏,杂质较多,颜色不纯。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样的作用使得一些镁铝硅酸盐类矿物质分解,释放出微量元素,使饰品呈现出五颜六色的视觉效果。 所以你看,虽然次生矿中杂质较多,元素不太平衡,但是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各种矿物质会释放出来,进行重新吸收沉淀,也有机会形成色彩丰富的宝石。
除了颜色以外,次生矿的杂质含量也比较高,所以一般都需要好好清洗才能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