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翡翠好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解答。 第一是颜色,第二是种水。 先来说颜色,按照我国传统五行学说,青(绿色)代表东方,赤(红色)代表南方,黄(黄色)代表中央,白(白色)代表西方,黑(黑色)代表北方。而在古代,人们将这五种颜色与五行相配,赋予了它们特殊的含义——在佩戴玉石时,常常会根据颜色,来对应自己的所需,从而进行选择。而其中的含义,至今仍然被许多人所认可。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用“色”来区分玉石的品质、等级、意义等等,是十分正确的。也是流传下来的最直观辨别标准之一。 而五色翡翠,也就是指色调丰富、颜色鲜艳、色彩明亮的翡翠。其中以绿为底子,掺杂着红、黄、褐色的调子,也被称为“彩翡翠”。
这样的五彩缤纷的色调,显然是非常讨巧的。毕竟谁不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呢?所以从受众群体来看,喜欢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而种水是评价一块玉器最重要的因素。玉质细腻、透明度高、水分足的玉,其价值自然高。反之,质地粗糙、透明度差且水干,则价值低。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同颜色的翡翠,对水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般来讲,我们评价一件玉器的水,会看它的光泽、透明度以及内部的结构。而其中,透明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评价指标。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光线在玉器中照射的效果和穿透能力。如果一块玉器看起来很通透,那阳光就能很轻易地穿透过去。相反,如果一块玉器看起来比较闷,光线无法很好渗透,那说明这块玉的不通透,质量不佳。
不过,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把透明度高的玉器评价为水头足。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也会把透明度低的玉器称为水头足。比如当一块白玉,内部有少量的纹理或者是水线(玻璃底中的丝状物质),但又不影响整体美感的时候,我们就会说这块玉的水头足。 但是,对于彩色翡翠而言,情况就有些特殊。因为色根的存在,可能会破坏翡翠的通透感。导致阳光无法穿透下来。这个时候,即使它的透明度极高,我们也只能将它评价为水头好,而不能说是水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