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时期有没有翡翠?

仰征仰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有!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古代中国人是没有办法拥有和制造翡翠的,甚至一直以为翡翠是西方的宝石。但是实际上,早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商时期,古人就已经掌握了翡翠的染色技术并且将颜色染得碧绿鲜艳的翡翠用于装饰了。 1976年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发掘了一座殷墟宫殿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有一块绿色的玉料经过了精细的加工,做成了玉板状,经化验分析知道它其实是由硬玉(也就是现在的翡翠)制成的。这件青绿色翡翠器被命名为“翠凤冠”,因为形状像一只立在高坡上的凤凰的凤首,又因用翡翠制作,通体透绿,很像今天镶嵌在皇冠上或首饰上面的翡翠饰物。

这顶“翠凤冠”的发现,证明三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翡翠的原石颜色,并且有了一定的工艺水平,可以雕琢出色彩鲜艳、精致绝伦的工艺品。 那么问题又来了,中国的古代先民们究竟是怎样获取和利用如此珍贵的玉石材料的呢?

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测,中国最早的翡翠可能来自两条路:

第一条是西北路线,即由新疆地区进贡,或者是从西域输入;

第二条是东南亚路线,即通过“丝绸之路”从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引进。

当然,这两种说法都是基于现有材料所做的推论,究竟是怎么个走法,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古籍中对于这两种来源的翡翠都有记载:

《新唐书》中有“南贡玉屑”的记载,所说的可能就是来自西南的翡翠;而《海录碎事》中记录的是来自东北的“翡香”,很有可能说的就是产自缅甸的翡翠。

无论是西南的还是东北的,可以确定的就是古代的中国人确实拥有了来自于外国的珍贵宝玉——翡翠。

宋家苑宋家苑优质答主

虽然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但早在商周时期,位于中国西南部西藏、四川、云南一带与印度北部山地,就已经存在一条用马帮长途跋涉运输货物、联通中西方的商品贸易通道。这条由普洱茶命名的古道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

商朝玉人像翡翠文化起源于中国,流传于世界各地,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古籍记载中,翡翠初名“翠”、“翠鸟”、“赤玉”、“绿玉”、“点苍玉”等,是我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个重要品种。而事实上呢,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玉石工匠对翠性较高的翡翠原料进行雕琢,但是由于原料稀少,制作工艺以及鉴别手段的限制,翡翠并没有大规模的制作和流通。

在商朝时,翠鸟的羽毛在贵族中流行,他们喜欢用翠鸟羽毛装饰佩件、衣服。所以翡翠文化其实最开始从鸟的羽毛说起。翡翠鸟分为雌鸟和雄鸟。

雄鸟的羽毛呈现深蓝绿色,古称“翡”,雌鸟的羽毛呈现红色,古称“翠”,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鸟叫做“翡翠”,于是“翡翠”这个名词也成了玉石的名称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