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密度多少的好?

陆长水陆长水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翡翠的密度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值,在行业里一般把密度大的叫做“老坑料”;密度小的称为“新坑料”。其实这只是行业里的说法,并不是指这个品种或那个品种的翡翠有“老坑”“新坑”之分,而是指在同一块原矿中,其不同部位的翡翠颗粒之间的距离有多大而得出的一个比喻的说法而已。 也就是说同一块原料做出来的首饰,其种好水好的部位(也就是颗粒间的距离小,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感觉不到颗粒的存在)密度会大一些,反之则密度小些。但这一切都在肉眼可辨的范围内,且差别不是以克来计算的。比如常见的豆种、糯种翡翠大多都属于这种类型——肉眼可以观察到结构,但结构不致密。

相反,玻璃种、冰种翡翠就属于肉眼不可分辨结构的,也就是非常致密的类型,就像玻璃一样透。当然,有些特殊材质,比如乌鸡种、春带彩等,虽然也是肉眼可以看到结构,但是结构仍然会给人一种模糊、松散的感觉,这与上述类型的种水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对于天然形成的宝石来说,没有绝对的密度大小的说法,一切都以肉眼所见为准。除非是人工处理过的宝石,因为其结构已被破坏,才会出现“密度大”的情况。所以,如果看到有人说某件翡翠的密度大,而另一件的密度小,其意思就是指前者种好水好,后者种嫩水差的意思。

宓汀婷宓汀婷优质答主

翡翠的密度为3.33左右。由于翡翠的特殊性,内部会有大量的裂隙和杂质,所以在实际的手摸感觉中,会稍显偏轻,尤其是种粗,有黄糖水味道的B货,上手感觉会很轻,像塑料感一般。由于翡翠的密度非常接近玻璃,所以对于一些玻璃仿品,上手感觉差异不大。但是与翡翠硬度大的特性相比,仿制品的玻璃,硬度要低,注意测试其刻划能力即可进行鉴别。

翡翠有老坑和新坑的区别,老坑翡翠由于在地下经过亿万年的侵蚀作用,其质地很“老”,结晶很细,水份足,所以,行家在鉴别翡翠时,将水份足的翡翠定义为玻璃种,老坑、老种;密度略低,水份一般的翡翠品种定义为年糕种、新坑、新种;密度低,而水份不足,干枯的翡翠品种则定名为糠种、干青、次玉和水沫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