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有棉好么?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什么是“棉”! 所谓“棉”,就是指翡翠原料(或成品)内部出现的类似云朵、絮状或蛛网状的透明物,这些白色物质在翡翠原料或半成品中都属于杂质,影响翡翠的品相和价格。 那是不是所有的棉都对翡翠有影响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有“棉”的存在,证明了该翡翠原料的“种”很老(新老种翡翠);而且有“棉”出现的地方,证明其结构比较疏松,矿物颗粒较大。
如果我们将其做成工艺品(如手镯、挂件等)的话,这些缺陷就会很明显的暴露出来,影响美观与价值。 所以,对于质地粗犷的老种翡翠饰品,如果有“棉”的加入,反而会降低它的观赏性与经济性。 但是,如果我们将其雕成镂空花件,由于视觉上的转移,会大大弱化“棉”的存在感,不会对其观赏性和价格产生多大的影响。例如南红雕刻的作品《无事牌》,若非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其中的“棉”。
除了考虑雕工的技法外,我们还需注意作品本身的厚薄程度,越厚的作品,“棉”被掩埋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容易被凸显出来。所以,在挑选带有“棉”的翡翠制品时,应尽量选择结构紧凑、厚度适中的艺术品。
当然,有些“棉”是必须剔除的,像那些形状不规则、数量多且分布广的,会影响加工质量,甚至直接破坏掉作品的美观,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放弃对这块原料的利用了。但这样的“棉”其实很少,除非你特别钟情于这种有“棉”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