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分类?
翡翠有A,B,C货之分! A货是指未经过任何人为改变其内质的天然原石或成品玉石,也称“真货”; B货是人工处理过的翡翠,用强酸洗去原来玉石内部的杂质,填充入塑料等使结构疏松的原料,使其种质得到改善,颜色更加鲜艳,但破坏了一部分天然玉的内部结构; C货是人工染色处理的翡翠,这种翡翠没有天然的色根,并且色很浮,通常都是用白色或绿色填充料注入到翡翠的间隙中,使得翡翠的颜色变得均匀好看。
按照硬度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 硬玉(Jadeite)是翠玉(翡翠)的主要成分。翡翠中的透闪石的含量在98%以上,硬度6.5-7,折射率1.66左右,折射率稍高一些的是老坑种翡翠。 软玉就是和田玉的一种,俗称“羊脂玉”、“白玉”等,软玉以白色为主,一般不透明,硬度为6.0~6.5,密度为2.95g/cm3,折光率为1.62~1.625,光泽属脂肪半透明型。 软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独山玉等。硬玉的种类较少,只有缅甸玉一种,因此市场上常见以韩玉或俄玉充缅甸玉者,需仔细鉴别,以免上当。
翡翠是一种玉髓类矿物晶体,化学成分为NaAlSi2O6,硬度6.5~7,比重3.33,折射率1.66左右,透明度好坏变化较大,一般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颜色方面:按颜色可分为:红翡、黄翡、绿翠、紫罗兰四大种类。
红翡:翡翠中鲜红色或褐红色的玉石称为红翡,由于它颜色的差异是由于铬元素致色的缘故。 红翡的颜色主要是由于翡翠中分布有较多的铬离子而形成的。一般来说,高档的红翡由于颜色鲜红、质地细腻、晶莹剔透,可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及经济价值。 黄翡:黄色翡翠主要形成于翡翠生成过程中的后期阶段。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氧化铁渗透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色泽各异的黄翡,翡翠中淡黄色的为“嫩黄”,深黄色的称为"橘黄"或者"鸡油黄"。 绿翠:从浅绿到绿色的翡翠统称为绿翠,优质的翡翠具有明亮的色调以及较高的透明度;优质翡翠颜色纯正,与底子的比例适当,整体观感协调均衡。 紫罗兰: 在紫色翡翠中常常出现一种特有的颜色——蓝紫色,它的色调饱和度介于蓝色和紫色之间,因而被称为蓝紫翡翠(也称紫罗兰) 。
根据颜色深浅的不同,紫罗兰分为了粉紫、茄紫、蓝紫三大色系。其中颜色较深的蓝紫翡翠比较稀少,价格比较高。 而带有一定绿色色调的紫罗兰翡翠称之为“春带彩”(也有叫春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