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版人民币错在哪?

荀紫怡荀紫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收集了五套人民币中的“错版币”,从第二套人民币到第四套,除了第三套人民币的枣红一角和背绿一角没机会收集外(当时没有收藏),其他的都集全了。 这些纸币之所以被称之为“错版币”是因为在印制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出现了错误的模板从而印出了这些“错误票券”,这些“错误票券”当然要比正常的票面要少很多,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那么到底什么是“错版币”呢?其实所谓的“错版币”就是在钞票、硬币等货币流通过程中由于制造流程中出现瑕疵而导致的货币失真现象。

因为纸币是由纸张做成的,而硬币则是由金属做成的,所以在流通使用或者存储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划花或者磨损,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一旦出现错误,很容易混淆,难以分辨真假。 所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这方面的管控还是很严格的,一旦出现大量疑似的“错版币”,就会进行相应的调查,确认之后会要求银行予以收回,并通报发行该货币的机构进行核查,确定问题金额及时补正。 但是人们总是好奇的,对于“错版币”更是这样,因此很多人就在这里想办法,看能否找出一张“错版币”进行倒卖,从中获利。

虽然央行一直严加管控,但还是有“漏网之鱼”,不过这“漏网之鱼”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而且容易识别,一般就是票面有字母“O”的,或者是数字“1”“5”的。 比如第五套人民币中的20元纸币就有两个,一个是1999年版,一个是2005年版,这两个版本的20元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2005年版的在左下角有一枚五角星,而1999年版的则没有。

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因为水印的缺失被称为“缺水印纸钞”; 第四套人民币中的2角纸币,由于红色的褪色而被称为“红2角”; 第三套人民币中的1分硬币,因为硬币表面的凹坑不对称,被称为“凹底一号”.... 这一个个的“错版币”虽然都很常见,但是一旦出现在拍卖会上,那可都是“高价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