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多宽才是宽版?
在赌石的时候,除了看皮壳、水头之外,还要看一个参数——宽细比,行话叫做“宽板” 宽板的定义是:切料后,片料的宽度(厘米)除以厚度(毫米)所得的比值大于3.0的叫宽板。反之,小于3.0的则称为薄板。 那为什么要关注这个数据呢? 因为对大部分玉石而言,越宽的玉料其出成率就越高。比如说同样是一块料,如果是很薄的片料,在雕刻的时候就不能雕得太厚,不然就需要加大工钱或者延长做工时间了。而如果料子够宽的话,那么就可以比较省事。
当然,如果料子太宽也没有用,因为加工费和时间跟料子的尺寸并不是成正比的。一般来讲,1CM以下的边角料都是要额外加钱的。所以也不能太贪“宽”。 那是不是说“宽板”越好呢?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一片料又宽又厚,但是种粗、杂质多、纹裂多,那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还得看细节。
一般情况下,行内人对片料的评价是这样的: 根据这些指标的优劣,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才可以判断这块料的价值。 但这样的评估是针对已经开出了表面情况的片料说的。如果在未开窗的情况下,就只能根据“宽板”来估算了。
举个例子:同样的两块料,一块为5*4cm,另一块为6*3cm,由于6*3cm的这块料更窄一点,因此价值会稍微高一点点。但如果开窗一看,原来6*3cm的这块料种水色俱佳,而5*4cm的这块料种水较差,那么就反而便宜了。 所以,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具体开了窗之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