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翡翠的肉?
“种”是我们形容翡翠的术语,指翡翠的结构精细程度和透明程度的概念,一般分为“老种”、“新种”和老新种。其中老种结构细腻,透明度好;新种结构粗糙,透明度差。不过现在市场上很多商家把新老种的概念混淆来使用,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那么如何看一件翡翠的“种”呢?这需要我们先了解影响“种”的因素有哪些。
1.矿物组成 一般来说,翡翠是由硬玉岩(NaAlSi2O6)和铬铁矿(Cr2O3)组成的,当岩石中不含其他矿物质时,我们称之为纯硬的玉质,这类玉石往往具有好的“种”,如老坑玻璃种;但如果含有其他矿物,则会影响其“种”。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块翡翠中含有绿色的絮状物或绿色的点状物,那就是因为含铬所致,属于正常的绿色分布,并不影响其“种”;而如果绿色聚集在一起呈团状或是条带状出现,那就是杂质的影响了,会使其“种”变差。所以,在判断“种”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矿物的存在并影响其均匀性。
2.结构 一块玉石的好坏跟它的结构也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知道,天然玉石是有一定的构造存在的,而人工处理过的玉石,其结构一般是均匀的。如果某种玉石的结构看起来很不规则,那很可能是经过处理的。 不过,判断结构是否规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另外,有些玉石的结构可以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这种美感是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如果一块玉石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么即使它“种”不太好,也值得入手。
3.透明程度 “种”好并不意味着一定透明,比如老坑翡翠有的就不透明,而“种”差的玉石也可能很透明。除了水头外,我们应该同时注意观察其颜色是否符合,有无色根等特征。 老坑玻璃种 质地细腻,颜色纯正,无明显黄色调,透明度极佳,水头极好且非常均匀。新坑豆种 虽然也有水头,但颜色发绿且分布不均,有黄色的色调,透明度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