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青翡翠是什么?
“釉”字本身是个瓷器相关的术语,这里指代的是某种类似瓷器的表面效果。 “青”字本义是指蓝色绿色之类,这里代指的是色调偏绿的翡翠。 所以“釉青”这个词本来指的是像瓷器一样,有着光滑明亮、绿中泛蓝(黄)调调的翡翠。 不过现在“釉青”这个词已经不太正规了,多被俗称为“油青色”“油青料”或者“豆青色”。 这是由于这种类型的翡翠,往往种水较差,颜色不浓淡均匀,好像上了油的木头或者染了色的布料一样,故而有了上述这些俗称。 上面所说都是形容“釉青”本身的色、底表现,但“釉青”这个类型,除了本身的颜色和底子之外,更关键的是因为它是一种处理工艺的名称——也就是这种绿色部分表现出为“油青”效果的翡翠,往往是经过染色处理的。至于这种染色剂可能是什么,就不重要了,因为无论什么染料,在长时间的佩戴过程中都会逐渐褪去,最终形成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油青”。
当然,也有部分所谓“油青”的翡翠并不是通过染色形成的,例如一些内部纹理结构呈现为交织结构的翡翠,由于绿色的翠根纵横交错,所以往往绿色一部分深一部分浅,呈现出犹如青花瓷一般的视觉效果,这样的玉器也被俗称为“油青”。 不过这类“油青”的质地通常较为细润,而且绿色色彩浓郁艳丽,没有所谓的“油蜡感”以及蓝色的色调,所以与前面的所述的“油青”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一定要区分这些不同类型的“油性”,你可以这样回忆和想象: 老式墨水写的字,晾干后油黑的色泽,那就是前面所说的“油黑”; 新式墨水写的字,晾干后有光泽,那就属于“油亮”; 如果写了之后,再打一层蜡,那就可以获得“油滑”的效果; 而打了蜡以后,再用布轻轻擦去多余的蜡,那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油亮”。 所以其实很多事情,我们只要换个思路想想,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了。